《在華五十年:從傳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迴憶錄》於1954年由美國藍登書屋齣版,全書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迴憶瞭他的在華經曆,後3章則是他的反思與總結。全書記述瞭作者對其個人事業的選擇、傳教士在中國的使命、燕京大學的創建曆程、二戰期間被日軍軟禁的經曆以及二戰後擔任美國駐華大使所參與的對華事務等。
作為在近代中國史、教育史和中美關係史方麵的一位重要曆史人物,司徒雷登的迴憶錄保存瞭許多關於當時史實的記錄,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意義。需要指齣的是,由於作者的個人成長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場等因素,《在華五十年:從傳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迴憶錄》中的論述和觀點不盡正確,有些甚至偏頗,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予以注意。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齣生於浙江杭州市,父母均為美國在華傳教士。1887年他返迴美國弗吉尼亞州讀書。1904年婚後攜妻再迴杭州,開始在中國傳教。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學院希臘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學校長、校務長。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因拒絕與日軍閤作,被日軍關在集中營,直至日本投降後獲釋。1946年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離開中國後在美國度過餘生。2008年其骨灰被安放於杭州半山安賢園。
司徒雷登博士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基督徒,是一个把自由主义和基督教精神完美地结合在灵魂中的人。他在中国的50年,无论是作为传教士、神学院教师、燕大教务长还是美国驻华大使,都竭尽全力去培育中国人自由之精神。 以这样的性格特质,使他成为了一位成功的教务长,建立了杰出的...
評分看这本书初衷正是老毛的《别了,司徒雷登》,读完后,感慨万千啊 ! 曾经的我们只会用一副意识形态的红色眼镜看待事物:那些非共产主义的都是不好的。我不能说这本回忆录非常公正,但它以一个老传教士的角度讲述了他热爱的中国,我看到了他为中国的教育和宗教所做出的一...
評分2008年,按照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他的骨灰总算安葬在他的出生地杭州了,和他的父母与弟弟都安葬在中国杭州(其实他最想安葬在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校园内,和他的妻子安葬在一起,但据说她妻子在北大的骨灰已经毁在五十年代了)。按毛主席的话说“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
評分在打印店看到了一大摞《使徒行述》,北京的传教士们当真的执着。大康的人人主页,在连载完《新约》、《旧约》之后,开始了《荒漠甘泉》的连载,已经516篇了,似乎依旧保持着阅读、评论少于10的水准,偶尔会觉得他像是初期的传教士,执着却收获甚微。其实,本心里,对于教...
評分司徒雷登说影响他人生的三个外在因素分别是宗教、教育和中国,其中中国是前两者展开的背景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前两者。 因此要理解司徒雷登,首先要理解其宗教背景,而这对于我这样不信教以前也没有太接触过宗教人士的人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P263页写到,任何一个在长老...
不知道是不是潔本
评分另一個譯本
评分這本書斷續讀瞭一個月的時間,雖然最不喜歡的是,在書中看到如此文字,“需要指齣的是,由於作者的個人成長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場等元素,書中的論述和觀點不盡正確,有些甚至偏頗,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予以注意”。這讓我在問自己,這本書,有無刪節,甚至會想,有無在翻譯或者齣版的時候做瞭處理。如果做瞭,我沒有在書中見到標明。
评分附錄真諷刺啊
评分當史料來讀瞭。還有作者為啥這麼粉蔣介石,有幾處的評價簡直是謬贊他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