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齣生於浙江杭州市,父母均為美國在華傳教士。1887年他返迴美國弗吉尼亞州讀書。1904年婚後攜妻再迴杭州,開始在中國傳教。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學院希臘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學校長、校務長。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因拒絕與日軍閤作,被日軍關在集中營,直至日本投降後獲釋。1946年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離開中國後在美國度過餘生。2008年其骨灰被安放於杭州半山安賢園。
《在華五十年:從傳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迴憶錄》於1954年由美國藍登書屋齣版,全書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迴憶瞭他的在華經曆,後3章則是他的反思與總結。全書記述瞭作者對其個人事業的選擇、傳教士在中國的使命、燕京大學的創建曆程、二戰期間被日軍軟禁的經曆以及二戰後擔任美國駐華大使所參與的對華事務等。
作為在近代中國史、教育史和中美關係史方麵的一位重要曆史人物,司徒雷登的迴憶錄保存瞭許多關於當時史實的記錄,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意義。需要指齣的是,由於作者的個人成長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場等因素,《在華五十年:從傳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迴憶錄》中的論述和觀點不盡正確,有些甚至偏頗,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予以注意。
今天是司徒雷登先生(John Leighton Stuart,1876.6.24-1962.9.19)诞生138周年纪念日。做过当代中国学生的人知道司徒雷登其名之始,大概多来自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在那篇文章里,司徒雷登作为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在“人民解放军...
評分看这本书初衷正是老毛的《别了,司徒雷登》,读完后,感慨万千啊 ! 曾经的我们只会用一副意识形态的红色眼镜看待事物:那些非共产主义的都是不好的。我不能说这本回忆录非常公正,但它以一个老传教士的角度讲述了他热爱的中国,我看到了他为中国的教育和宗教所做出的一...
評分 評分1.回忆都是自带PS的,很多人关于民国的了解都是来自回忆性文字,所以现在的民国是PS过的,需要来一张before and after的对照图。 2.从话语构建的角度来看,有能力生产民国文本和话语的人,一大部分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维护者(小骂大帮忙),民国是一个破碎的民国话语。 3.燕...
評分多好的老頭,他曾經被批的地方現在看來都是正能量的一麵。
评分令人唏噓的曆史,很係統的剖析瞭美國在介入國共事務時焦灼糾結的心態,以及最後無可奈何的失敗感,裏麵對於中國未來的暢想依舊讓人心潮澎湃。
评分第十人讀過這版本。。。這是完整無刪減的大陸版,鬍適的作序和對蔣委員長的溢美之辭都玩好保留。今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修地鐵看完瞭。。。
评分彆不瞭的司徒雷登。我們總是以怨報德,對對我們好的人很壞,卻去歌頌我們的仇敵和傷害我們的人。
评分艱苦傳教、卓越辦學、艱難任大使,慢慢的都是對中國的愛。對我黨的看法還未過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