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五十年:從傳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迴憶錄》於1954年由美國藍登書屋齣版,全書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迴憶瞭他的在華經曆,後3章則是他的反思與總結。全書記述瞭作者對其個人事業的選擇、傳教士在中國的使命、燕京大學的創建曆程、二戰期間被日軍軟禁的經曆以及二戰後擔任美國駐華大使所參與的對華事務等。
作為在近代中國史、教育史和中美關係史方麵的一位重要曆史人物,司徒雷登的迴憶錄保存瞭許多關於當時史實的記錄,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意義。需要指齣的是,由於作者的個人成長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場等因素,《在華五十年:從傳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迴憶錄》中的論述和觀點不盡正確,有些甚至偏頗,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予以注意。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齣生於浙江杭州市,父母均為美國在華傳教士。1887年他返迴美國弗吉尼亞州讀書。1904年婚後攜妻再迴杭州,開始在中國傳教。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學院希臘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學校長、校務長。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因拒絕與日軍閤作,被日軍關在集中營,直至日本投降後獲釋。1946年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離開中國後在美國度過餘生。2008年其骨灰被安放於杭州半山安賢園。
1.回忆都是自带PS的,很多人关于民国的了解都是来自回忆性文字,所以现在的民国是PS过的,需要来一张before and after的对照图。 2.从话语构建的角度来看,有能力生产民国文本和话语的人,一大部分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维护者(小骂大帮忙),民国是一个破碎的民国话语。 3.燕...
評分今天是司徒雷登先生(John Leighton Stuart,1876.6.24-1962.9.19)诞生138周年纪念日。做过当代中国学生的人知道司徒雷登其名之始,大概多来自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在那篇文章里,司徒雷登作为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在“人民解放军...
評分2013年的春节,假期结束的最后几天,我去了趟原齐鲁大学的旧址,现在,此处是山东大学的一部分,再往前,这里是山东医科大学。虽然是医学的一部分,但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之外,有能让人一下沉寂下来的氛围。古木沉沉,红墙绿瓦,很有大学的感觉。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大学的感觉了...
評分“别了!司徒雷登。”当年毛主席的一篇文章使我们这代人知道了司徒雷登,但是司徒雷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在建国之前毛主席会专门写文章提到这个人,我想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成长的人都是不了解、不知道的。读了这本传记书,我想大致可以了解了。尤其是司徒雷登...
評分司徒雷登说影响他人生的三个外在因素分别是宗教、教育和中国,其中中国是前两者展开的背景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前两者。 因此要理解司徒雷登,首先要理解其宗教背景,而这对于我这样不信教以前也没有太接触过宗教人士的人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P263页写到,任何一个在长老...
另一個譯本
评分五星給司徒雷登博士,人或有不足,但精神可彰。
评分真正從北大圖書館藉閱的這個版本,可惜書本身有些被水浸泡過。
评分說說給這本書四星的原因。書的內容很精彩,波瀾壯闊。從一個較置身事外的人眼中看清末到G黨建國這段風起雲湧的曆史。扣掉一星是因為翻譯的問題,翻譯腔比較重,司徒•雷登的口氣也太平淡瞭吧?
评分傳教士在中國當真做瞭不少的貢獻,特彆是高等教育。一個燕京大學,足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