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说昆曲

白先勇说昆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白先勇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31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6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463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白先勇
  • 昆曲
  • 戏曲
  • 文化
  • 牡丹亭
  • 戏剧
  • 昆曲文化
  • 台湾
  • 白先勇
  • 昆曲
  • 戏曲
  • 文化
  • 艺术
  • 传承
  • 文学
  • 演讲
  • 古典
  • 赏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对自已民族这种“雅乐” 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 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昆曲。这种曾有四百多年历史、雄霸中国剧坛、经过无数表演艺术家千锤百炼的精致艺术,迄令已濒临绝种之危,如何保存我们唯一现存的“雅乐”,应是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访问中国当今昆曲第一名旦华文漪女士,畅谈她对昆曲的看法及学艺经过,希望能够引起文化界的注意,共同爱护保存昆曲这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白先勇,当代作家,广西桂林人,白崇禧之子。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一九五八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一九六○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一九六一年大学毕业。一九六三年赴美国,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一九六五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树犹如此》等。 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后来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尽显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

目录信息


赏心乐事
――白先勇的昆曲情缘
惊变
让上海昆剧团《长生殿》的演出
昆曲的魅力 演艺的绝活
与昆曲名旦华文漪对谈
认识昆曲在文化上的深层意义
访“传”字辈老艺人
我的昆曲之旅
兼忆一九八七年在南京观赏张继青“三梦”
与昆曲结缘
白先勇VS蔡正仁
与余秋雨论《游园惊梦》
所涵盖的文化美学
游园惊梦二十年
怀念一起“游园”、一同“惊梦”的朋友们
我的昆曲缘由
忆梅兰芳与俞振飞文
曲星竞芳菲
白先勇VS张继青对谈
青春版《牡丹亭》
梅少文访白先勇谈昆曲
绝代相思生长殿
文学与历史的对话
与许倬云的对话
跨世代的青春追寻
符立中访谈白先勇
附录
让《牡丹亭》重现昆曲风华
《游园惊梦》与昆曲《惊梦》及《牡丹亭》的关系
水磨一曲风流存
为逝去的美造像
白先勇要做唯美版《牡丹亭》
昆曲传承 拜师行古礼
白先勇的《牡丹亭》青春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那年白先勇大力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时候,还兴冲冲的特意买了票去看。真的很美很惊艳啊,即便如我这样一个没有艺术细胞的俗人,看完之后心中也存了一份感动。从此对昆曲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偶然发现有这样一本书,就找来看了,原本想从中感受一下昆曲的美,可读完之后却大失...  

评分

那年白先勇大力推广青春版《牡丹亭》的时候,还兴冲冲的特意买了票去看。真的很美很惊艳啊,即便如我这样一个没有艺术细胞的俗人,看完之后心中也存了一份感动。从此对昆曲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偶然发现有这样一本书,就找来看了,原本想从中感受一下昆曲的美,可读完之后却大失...  

评分

也许很多年前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柳嫩花娇,一个无所事适的少年坐在桥头正眯着眼睛,一台花轿慢慢悠悠,吱吱呀呀地经过,一起一落,一颠一伏地也激荡了这个荷尔蒙被阳光催发得如江河浩荡,如洪流在体内左冲右突的少年的眼里,心里。他要冲上去,撩开帘幕,去狎侮,去缠绵,...

评分

之前以为是专业评析昆剧的,看了才知道并不是。其实也应该有所觉,因为白先勇并不是专业昆剧表演艺术家,他是文人,不会也不能写一本书,来专门分析昆剧的身段与唱腔,最最深入的写作,也是侧重于文本及表演背后的文化。但是这本书还是很好读,比专业评析类的好看的多,收录了...  

评分

之前以为是专业评析昆剧的,看了才知道并不是。其实也应该有所觉,因为白先勇并不是专业昆剧表演艺术家,他是文人,不会也不能写一本书,来专门分析昆剧的身段与唱腔,最最深入的写作,也是侧重于文本及表演背后的文化。但是这本书还是很好读,比专业评析类的好看的多,收录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些大而论之的东西没什么意思,我想看看真正能作为昆曲敲门砖的著作。

评分

第一次看昆曲是在国家大剧院,走马观花地看了几出折子戏:《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和《牡丹亭》。虽然没有戏曲基础,却深深地被昆曲之美所打动。正如白先生所说:“昆曲无它,得一唱腔美、身段美和辞藻美。”虽然人物表情和动作不如西方戏剧那么夸张,但是抑制的感情和动作往往更有张力。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昆曲的每句话都意蕴深长,饱含诗意,美的惊心动魄。诗歌就是昆曲的魂啊。而那种“使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感情,也让处于快餐时代的我们慢慢品味着“死生锲阔”这四个字的意义。昆曲是曲高喝寡的阳春白雪,需要创作者和欣赏者都有极深的艺术修养。表面上写情,但往往又寄托了极深的兴亡之感,历史之叹。在思想管制那么严格的元明清,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们无力改变什么,只能戴着镣铐翩翩起舞,通过笔和戏曲,抒发胸臆。

评分

评分

我本来以为是考据研究那种,没想看了是访谈和观后感回忆往事那种。总的来说信息量太小。另外我也不喜欢余秋雨。

评分

看了昆曲,才知昆曲的美,才懂中国艺术的美,可惜,能静下心来去欣赏的人实在太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