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供了莫扎特音乐与基督神学的关系的两份现代文献:一,现代基督新教神学家卡尔·巴特(K.Barth)在莫扎特诞辰二百周年时写的几篇饶有兴味的随笔;二,现代天主教神学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汉斯·昆(Hans Kung)在莫扎特忌辰二百周年时写的两篇研究论文。基督宗教与欧洲音乐的关系,并非仅体现在欧洲音乐史上至今仍在发展的宗教性作品(教堂音乐、弥撒曲、安魂曲等),也体现在神学家对音乐的沉思——施韦策尔(A.Schweitzer)曾写过数十万言的巴赫(J.S.Bach)研究。
谁一旦对莫扎特的音乐感兴趣就很难再从其他人的音乐中得到满足了。 曾经有人为他曾游说“从教堂司事到红衣主教的全体神职人员”敦促他们承认莫扎特胜过所有伟大人物,否则,他将“退出他们的信仰”,与之决裂并建立一个不仅尊莫扎特为至高至上者,而且只敬奉莫扎特一人的教派...
评分卡尔巴特阐述了他眼中的神学辩证法,让人想起了小枫写的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说的都是同一回事儿。其实作为教外人士,我挑了几首莫扎特的庄严弥撒曲,其实吧不是很好听。对于我来说,还没前几天听的德文rap好听呢。 这本书很便宜,巴特最开始的几篇随笔比较鸡肋。不过人家听了40...
评分“嬉戏”(P25)是莫扎特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理解其音乐的关键角度,但这种嬉戏并不是无原则的跳跃,更不是无节制的狂欢。相反,它有着内在的张弛与平衡,它是“法则约束下的”自我,是一种符合“中道"精神的"音乐辩证法(P55),就像卡尔·巴特所言:“它摆脱了一切夸张...
评分卡尔巴特阐述了他眼中的神学辩证法,让人想起了小枫写的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说的都是同一回事儿。其实作为教外人士,我挑了几首莫扎特的庄严弥撒曲,其实吧不是很好听。对于我来说,还没前几天听的德文rap好听呢。 这本书很便宜,巴特最开始的几篇随笔比较鸡肋。不过人家听了40...
评分“嬉戏”(P25)是莫扎特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理解其音乐的关键角度,但这种嬉戏并不是无原则的跳跃,更不是无节制的狂欢。相反,它有着内在的张弛与平衡,它是“法则约束下的”自我,是一种符合“中道"精神的"音乐辩证法(P55),就像卡尔·巴特所言:“它摆脱了一切夸张...
标题应该译为“莫扎特的自由与超验的踪迹”,才更符合文本意思。
评分颇想说一句我勒个大擦
评分若以“天使”一词比喻莫扎特这位命运多舛的天才音乐家绝不是一种无端而轻浮的溢美。轻快悠扬的曲调体现着一种永恒的充满幸福感的秩序,但正的力量却并未抹杀负的力量,而是将其以柔和的态度压制并包容。其与其说是揭露矛盾,毋宁说是调和矛盾,并在超越世俗环境之制约的全景世界中达到统一和自由。这种奇妙的风格在与莫扎特生平经历对比时不禁让人迷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对普世之造物上帝的信仰,又因信仰而产生一种对于死亡之奥秘的超验渴悟,最终达到“超越一切的契合”之境地。
评分他在说什么?
评分若以“天使”一词比喻莫扎特这位命运多舛的天才音乐家绝不是一种无端而轻浮的溢美。轻快悠扬的曲调体现着一种永恒的充满幸福感的秩序,但正的力量却并未抹杀负的力量,而是将其以柔和的态度压制并包容。其与其说是揭露矛盾,毋宁说是调和矛盾,并在超越世俗环境之制约的全景世界中达到统一和自由。这种奇妙的风格在与莫扎特生平经历对比时不禁让人迷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对普世之造物上帝的信仰,又因信仰而产生一种对于死亡之奥秘的超验渴悟,最终达到“超越一切的契合”之境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