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写木匠之子于连,凭才华混迹上层社会,先爱上市长夫人,后追求贵族小姐的故事。作者将激情之爱与虚荣之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于连在神学院披上黑道袍,进校场穿上红军装这一由"黑"抵"红",功败垂成的历程,典型地再现了法国大革命诞生的一代,经过风云激荡的拿破仑时代,跌入萎靡不振的复辟王朝时期所感到的幻灭与愤懑。以于连为代表的少年进取的雄心与庸俗现实的龃龉,出人头地的抱负与保守社会的冲突,贯穿在动人心魄的情爱之中。法国伟大作家斯当达的深刻现实主义创作与心理描写,以及缔造永恒爱情并使其与政治交融一体的艺术技巧,使得《红与黑》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
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上周我终于下定决心重新阅读这本曾让我的心灵如此激动,其情节却几乎被我彻底遗忘的作品。由于自小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我知道自己初读《红与黑》时不满14周岁。我在1997年7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这几天,我在看司汤达的《红与黑》。我在此书中最欣赏的人倒是行为颇为狂热的德...
评分《红与黑》是我非常喜欢读的一部外国文学名著,迄今已经收集了5种译本,这一西方的红学,内涵深厚,可做时代的镜鉴。 我觉得我就像是于连,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年的法国几乎一样,也是没有巨人、没有权威,社会转型进入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全民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的混乱时代,...
评分 评分莎乐美是古巴比伦国王希律王与其兄妻的女儿,她拥有夺魂摄魄的美貌。为看她翩翩一舞,国王愿意献出半壁江山。可这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只对先知约翰一见钟情,她热烈向其表白,希望获得心上人一吻,却遭到后者毫不留情的拒绝。莎乐美由爱生恨,为希律王献上惊鸿一舞之后,要求国...
评分1.读“古典作品”的风险,在于重述过n遍后的情节走向,已造成了某种复述模式的经典性乃至排他性。像《红与黑》这样一部总体上仍遵循着19世纪小说线性叙事规程的作品,大可以在140字之内概述剧情而无大异议。即便它所提供的剧情意外,也已在反复重述中被提炼为某种“典范”(比...
大学时读郭宏安版,于连的纠结就成了我的敏感,如今再读罗新璋版,竟成了我的后怕,挥之不去…
评分补标【当年买这个版本一定是因为封面好看】
评分有时候,我们自己就是于连
评分补标【当年买这个版本一定是因为封面好看】
评分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