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把《图解草原帝国》看做一部三千年来欧亚大草原上游牧民族起落的宏伟史诗,也可看做一副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碰撞与交融,征服与毁灭的铁血画卷。这幅画卷上起新石器时期草原文化的发端,下至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的消亡,串连起三千年间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华文明的融汇与碰撞,介绍了包括契丹、匈奴、回鹘、蒙古、女真、满族等诸多游牧民族的生灭与征战,以及由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等帝王统治的草原帝国与欧亚农耕文明的;中击与碰撞。《图解草原帝国》还深入地分析了不同时期、地区的游牧民族背后那相通的地理,种族、观念以及发展脉络,使得分散的历史画卷在迂徙、骑射、掠夺的画面流转中,还原为一个生发、强盛、衰亡的有机发展整体。《图解草原帝国》完美诠释原著内容之余,我们还辅以大量精美的插图,图解、图表,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掌握草原游牧民族迁徙、发展和兴衰的规律,认识到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异同,以及诸草原帝国对今天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勒内·格鲁塞(Rene Grousset),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亚洲史学界泰斗。其一生潜心研究东方历史与文化,著述甚丰,其中尤以《成吉思汗》《草原帝国》最为著名,是重要的世界历史名著。
他1885年生于格勒诺贝尔,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历史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军队服役,1925年出任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助理监管人及杂志《亚洲学报》秘书,1993年任色努斯基博物馆馆长及亚洲艺术藏品负责人,1946年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病逝于巴黎。
你是否能够设想,汉武帝对匈奴的远征最后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而唐太宗消灭西突厥最后的后果是产生了奥斯曼土耳其?当然,还有成吉思汗的伟大遗产,他间接地缔造了今天的俄罗斯。 法国学者格鲁塞的这本《草原帝国》,从上古的匈奴人开始,以游牧民族在欧亚大草原上的迁徙...
评分前前后后算来,这本书在五年里读了六遍。 关于中国,最让人感叹的是这一段: “一个受到震惊的亚洲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决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买他们撤兵,太宗扭转形势,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 这也是我心中的格鲁塞,他用一种我们陌生的、史...
评分跨过杭爱山, 我到了科布多, 乌里雅苏台曾有谁驻扎, 越过阿尔泰山, 看到了斋桑湖, 额尔齐斯河为什么叫了叶敏河, 穿过塔尔巴哈台的群山, 向北我去了巴尔喀什湖, 而伊犁河又引着我回到尤鲁都斯, 昭苏草原错过了,留下的遗憾才是最美的 是向北再看一眼铁门, 还是向南走过...
评分从现代文明来看,现在探讨一个古老而又“野蛮”的民族文化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从历史绵延的痕迹来看,不论是中国大地上,还是罗马、伊朗这些国家,他们都是在古游牧文化的冲击下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但是在这本书给我们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思考的同时,不禁要提出...
评分从内容上来说,这本勒内·格鲁塞的著作无可挑剔,他把整个亚洲草原的历史从头到尾的梳理一遍。书的设计也挺不错,图文并茂的。可惜的是,这个版本的翻译和校对做的明显不足,一眼望过去就可以扫到几个错字。有些最基本的形似汉字,比如“栗”和“粟”、“剌”和“刺”都在混用...
中北亚的历史在中国一直被刻意淡化并且扭曲,这本巨著终于让我厘清了蒙古帝国和元朝,波斯,突厥斯坦的关系,并且把中亚与埃及拜占庭到南俄乃至印度三千年的历史都串联起来了。
评分表示这是第二次拿起这本书,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简直是!这翻译这文字!一段话里面有一半以上的名词我无法理解啊逻辑无法理解啊!最近看完大中东行纪,联系之前看的丝绸之路,对游牧民族多了一丢丢了解,希望能正常地看看这本书吧,但是感觉蒙古帝国以前的章节肯定还是难以理解。 在看世界史的时候,讲到欧亚草原的部分会顺便比照地翻下这本书。但是两条相交线才能确立一个面,一条线要确立一个面只会晕乎乎。比如说突厥的钦察和蒙古的钦察汗国算是有联系的两条线,能方便我的记忆。但是比如马札儿人佩切涅格人保加尔人之云的,我的知识网络里根本没有这个词,看了之后完全无法给它们找到合适的点。 不建议买,因为翻译和排版都很莫名其妙,除非要研究这一块的。确实是很富盛名的写欧亚草原历史的书籍。
评分翻译的的不错, 从译名能看出来, 都转成了中国古籍里的名称。 但是真的是本译者的译作么?赶脚现代人不会再这样认真翻译了。
评分中北亚的历史在中国一直被刻意淡化并且扭曲,这本巨著终于让我厘清了蒙古帝国和元朝,波斯,突厥斯坦的关系,并且把中亚与埃及拜占庭到南俄乃至印度三千年的历史都串联起来了。
评分所谓草原文明,常被认为是荒蛮落后、充满破坏性甚至不足为人道的。《草原帝国》却让人认识到,正是游牧民族的压迫,才使定居民族奋而创造;正是游牧民族的冲击,才让定居文明的精华传遍世界;如动物之于植物,食肉之于食草,两者只有在斗争和融合中才能不断进化发展。以其影响之深远,也值得细细品评。 另:此书翻译值得称道,一些专有人名、地名翻译上非常专业,能和中国古籍或世界通用称呼保持准确一致。但个别史实和配图竟然有错,印刷也不乏错误,看来是原版和译版优秀的情况下,图解版出版社出的问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