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布莱斯James Bryce, 1st Viscount Bryce(1838-1922年)在民国时期他的名字被翻译为白赉士。英国自由党政治家、外交家、历史学家。出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城,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并留学德国。
1862年获牛津三一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864年,年仅26岁时便出版500多页的专著《神圣罗马帝国史》。此书以神圣罗马帝国的演变为中心,论述始自公元2世纪日耳曼诸部族向罗马帝国迁徙,止于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言简意赅,脉络清晰,传诵甚广。1867年取得律师资格,后又于1870年获民法博士学位;1870~1893年当选为牛津大学钦定讲座法学教授。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官廷侍从阿克顿勋爵共同创办《英国历史评论》,他学识博洽,见解深邃,是一位历史学家,一位政治理论家,也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他在政治上属于自由党,井以自由党人身份长期充任议会下院议员,(1880-1907年),成为该党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曾数度参加自由党内阁,从1886年起历任外交次官、兰开斯特公爵领事务大臣、贸易大臣、爱尔兰事务大臣等要职。1907年被任命为英国驻美大使;在华盛顿任职期间赢得很高的荣誉。1913年自大使任上退休,次年被授封为子爵。并任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调查德国在法国和比利时所犯下的罪行。1922年在德文郡锡德茅思逝世。
1904年版前言
第四版序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蛮族入侵前的罗马帝国
第3章 蛮族入侵
第4章 西部帝国的重建
第5章 查理帝国及其政策
第6章 加洛林诸帝和意大利诸帝
第7章 中世纪帝国的理论
第8章 罗马帝国和德意志王国
第9章 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朝诸帝
第10章 帝国与教延的斗争
第11章 皇帝们在意大利:红胡子腓特烈
第12章 皇帝尊号和僭妄要求
第13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覆灭:政教之争再起
第14章 德意志的宪法:七选候
第15章 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帝国
第16章 中世纪的罗马城
第17章 东罗马帝国
第18章 文艺复兴:帝国性质的改变
第19章 宗教改革及其对帝国的影响
第20章 威期特伐里亚和约:帝国衰亡的最后阶段
第21章 帝国的倾覆
第22章 总结与反思
第23章 德意志向民族统一体的迈进
第24章 新德意志帝国
跋
附注
附录
很多年前看的了 竟然也不记得是在哪买的 但这本书是我书架里给我震撼力最强的一本 它清晰的梳理了中世纪神罗的制度 王朝 与临国的关系 内部的纷争 日尔曼人从打坏旧制度到继承 从蛮族到自视罗马传人和欧洲中央大国的心态转变 感兴趣值得一读
评分这本书讲了德意志民族所建立起来的帝国的跌宕起伏。 莱茵河和易北河两岸的野蛮民族想要接过神圣的世界帝国的衣钵,却落入了千年的地缘,宗教政治陷阱。权力随着一次次的拖鞋更愈加分散,圣座加冕将权力合法性分给了教会,诸侯选帝将权力分给了封建领主,至少哈布斯堡的奥地利帝...
评分这本书讲了德意志民族所建立起来的帝国的跌宕起伏。 莱茵河和易北河两岸的野蛮民族想要接过神圣的世界帝国的衣钵,却落入了千年的地缘,宗教政治陷阱。权力随着一次次的拖鞋更愈加分散,圣座加冕将权力合法性分给了教会,诸侯选帝将权力分给了封建领主,至少哈布斯堡的奥地利帝...
评分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日耳曼人耿直而朴实,坚韧而铁血;在山麓以南,继承了罗马遗产的意大利人则富有艺术品味,好奢华享乐而又狡狯多变、反复无常,善于在政治舞台上翻云覆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便是条顿与罗马这两个民族在争斗中互相拥抱的历史,逐渐将彼此的血脉融为...
评分之前老师安排我讲这本书,我就写了一个大概一万字的简要介绍和评述,现贴过来方便大家交流。 在讲《神圣罗马帝国》这本书之前,我想先将几个概念以方便我们更好的理解这本书。 第一个概念就是神圣罗马帝国这个政治实体的名称,已故翻译家、历史学家戚国淦(gan)在导论中讲的非...
翻译很糟,而且有些过气。内容还是可以的。。
评分真是很好
评分为什么2000年的书现在就已经没得卖了……
评分本书颇讽刺了吉本,是对神圣罗马帝国历史的一个传统总结,希望未来能够交叉阅读以补正资料。本书过于看重政治史而轻视文化史,且作者(或是译者)之文字功底远逊于吉本,鲜有激情。
评分很祥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