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

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奇生

湖南湘鄉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職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等機構,著有《中國留學生的歷史軌跡(1872-1949)》、《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中國近代通史》第七卷)、《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等。

出版者:香港中和出版公司
作者:王奇生
出品人:
页数:3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10
价格:NT49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8151194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王奇生 
  • 国共 
  • 历史 
  • 革命 
  • 史學 
  • 中国革命与内战 
  • 政治文化 
  • 北京大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九二零年代的“革命”與“反革命”話語既帶有濃烈的專斷性,又富有濃烈的任意性。在此基礎上開始凝固成一種新的“革命”政治文化。

一九四九年以後的數十年間,中國內地史學界有關中國近代歷史的書寫,基本上等同於中國革命史的書寫。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革命確實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調,是主導整個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符號。在業已告別革命的今天,作為歷史研究者,不能僅僅簡單地放棄、淡忘或者否定那些人們曾經長期沉迷的觀念,而有必要追問,那些早已溶鑄成為人們思想價值觀念的革命話語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構起來的?又是如何演變的?本書的思考即是就此而展開。

本書以歷史上著名的”革命”與”反革命”為研究對象,再現了中國近現代史上在文化視野下的政治風雲、勢力消長的來龍去脈,突破了”成王敗寇”之定評所造成的偏執和專斷,以塵封的史實力圖”復原”和”再現”那個年代的歷史本相,尤其是從”觀念史”的層面來條分縷析,重新加以檢討,得出了不少新結論、新見解,令人折服。

本書大體由四個相互關聯的專題研究彙集而成。第一、二章試圖從思想史的視角探討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社會思潮的流變;第三、四章側重從文化史的視角分析北伐時期中國三大政黨的”革命”話語;第五、六章從社會史的視角描述共產黨在城鄉基層社會的動員;第七、八、九章則從政治史的視角探討國民黨高層權力機構的演變以及黨在軍隊、大學的組織形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将担任学校及院系行政职务的一批叫兽拉入党内 (2)通过私人情谊拉拢叫兽入党 (3)叫兽大半志在利禄,党务工作不积极,应将组织与晋升联系起来,组织推荐叫兽到重庆做官 (4)理工科的会有一批主动申请加入者 (5)以学术领导党务,请叫兽学术演讲,给付丰厚报酬,并约请...  

评分

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话语与革命政治,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公共意识乃至私人生活都产生了无远弗届的深远影响,虽然知识界曾有“告别革命”的言说,这只能说是对于异化了的革命政治和革命心态的告别,而革命作为一种历史记忆和政治经验,却是永远无法告别的...  

评分

评分

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常常有人叹息“历史的面目令人看不清楚”。作此语者,所针对的多是历史事件年代久远,当事人早已作古,而遗留下来的史书,也是“为尊者讳”的“帝王家史”,真假掺杂。不过这种感叹多是针对古代史,而对近代史的不多。原因也很简单,近代史离我们如此之近...  

评分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人们常说“成王败寇”。其实还漏掉了一点,就是第三大势力在历史上的行踪,干脆被一笔勾销了。 第二大势力的事迹被写下来,是为了经过一定的加工,丑化歪曲,最终衬托出胜利者的威武高大。反角既已选定,那么排名第三的势力,就显得碍手碍脚,欲为寇而不可...  

用户评价

评分

补mark

评分

补mark

评分

补mark

评分

排版漂亮,虽有删减还是一狠心买了

评分

排版漂亮,虽有删减还是一狠心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