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陳寅恪1923-1966年間緻數十位親朋、學者的二百餘通書函,通信對象包括傅斯年、陳垣、鬍適、羅香林、梅貽琦、楊樹達、陳述、聞宥、劉節等人。
此集中书信多涉及文史界大家,难免有学术讨论。中另有几篇乃陈寅老为后学阅览证而担保,语言真切、褒奖提携后学可见一斑,其高风亮节、襟怀坦荡、令人动容!
評分 評分 評分此集中书信多涉及文史界大家,难免有学术讨论。中另有几篇乃陈寅老为后学阅览证而担保,语言真切、褒奖提携后学可见一斑,其高风亮节、襟怀坦荡、令人动容!
評分所謂知人論世
评分所謂知人論世
评分以前曾經覺得陳寅恪動不動哭窮很麻煩,後來纔發現,人傢哭窮啊,營養不良啊,一勞動就生病啊,然後轉身隋唐製度淵源論就齣來瞭,元白詩箋證就齣來瞭。真是讓我等愧死。這也提醒瞭那些哭窮的人,哭的時候是不是能夠證明自己有不受窮的資格。——當然如果試圖從“人人都有免於貧窮的天賦人權”什麼的來看待自己者,那就算瞭。同時也想到,那些學著說“獨立人格自由意誌”的,先想想自己能否讓自己的思想獨立瞭;可不是別人讓你獨立就能獨立的。
评分可窺見最先生思想、品性、交際之一斑
评分大傢都是在生活中彰顯不凡的,其書信集中不僅有學術,更有生活的點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