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黄宇和
出品人:
页数:713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97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孙中山
  • 传记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近代史
  • 民國
  • 人物
  • 孙中山
  • 三十岁
  • 革命先驱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传记
  • 历史人物
  • 民国奠基人
  • 思想家
  • 改革者
  • 爱国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国际知名的孙中山研究学者黄宇和院士,继其《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英文原著在1986年出版后,再用二十五年时间的努力,遍访广东省、香港、澳门、夏威夷、英国和美国的档案馆,并频频到翠亨村、香港、澳门和夏威夷等地作实地调查,经过细致的考证,最终把孙中山前半生的曲折经历,以及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最忠实地呈现出来。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解答的重要问题包括:

孙中山祖籍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他是否中原贵胄的后裔?

孙中山的国学根底如何?是否只是一名“番书仔”?

在檀香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孙中山身心变化有何影响?

孙中山曾有过当传教士的念头,为何最终放弃,

孙中山是否真的曾在香港拔萃书室念过书?

孙中山自称其走上革命道路是由于在香港念书时所受到的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是什么?

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时,是否同时策划革命'

1895年的广州起义,号称有“决死队”三干人,为何却未举先败?是否真如史书所云杨衢云调度失宜所致?

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是否曾如他自己所言,由朋友在城墙上用吊萝载着他降下城墙而逃离广州城这么惊险?

孙中山逃至香港时,是否曾在域多利监狱作客?

通过对类似上述微观细节问题的研究,本书最终解答了孙中山为促使中国“现代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这一宏观历史问题。

孙中山前半生的事迹过往由于原始史料的缺乏,大多数研究者都只能语焉不详。通过黄宇和院士的不懈努力,相信《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巳成功还原了孙中山前半生的最真实面目,为“孙中山研究”以至历史学研究,立下了良好的典范。

作者简介

黄宇和院士(Professor John. Y. Wong, D. Phil. Oxon, F. R. Hist. S., FASSA),1946年生于广东省番禺县石楼镇茭塘乡。父黄鉴波,母陈慕贞。幼随家人到香港定居。先后就读于九龙牛头角庇护十二小学、九龙华仁书院、香港大学。196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71年完成博士论文后留校。1974年起受聘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任教,从讲师逐步递升为近代史讲座教授(Professor of Modern History)。

1978年英国皇家历史学院遴选黄宇和为该院院士。2001年澳大利亚国家社会科学院遴选黄宇和为该院院士。

黄宇和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香港大学亚洲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以及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又先后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圣约翰大学,中国的北大、清华、复旦、武汉、中山等大学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讲学。研究领域包括孙中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近现代中国国际关系。

黄宇和院士历年著作

英文专著

Yeh Ming-ch'en: Viceroy of Liang-Kuang, 1852-1858

Anglo-Chinese Realtions,1839-1860

The Origins of an Heroic Image: Sun Yatsen in London, 1896-1897

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ailism and the "Arrow" War(1856-1860) in China

中文专著

《两广总督叶名琛》

《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

《两次鸦片战争与香港的割让》

《孙中山先生与英国》

《孙逸仙在伦敦:三民主义思想探源》

学术论文六十馀篇

目录信息

北京三联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辛亥百年:孙中山革命思想来自何方?
第二章 家世源流:孙中山祖先来自哪里?
一、导言
二、总结六十年来关于孙中山祖籍的争论
三、进一步探索“紫金说”
四、进一步探索“东莞说”
五、孙中山是本地人(广府人)还是客家人?
六、结论
七、四枚计时炸弹
八、后论
第三章 国学渊源:《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
一、出身寒微
二、孙中山的诞生
三、读书明理
四、学以致用
五、社会学校
六、人神之间
七、小结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第四章 檀岛西学:英耶?美耶?-- 耶稣
一、导言
二、年孙中山从翠亨村往澳门的交通工具
三、孙中山是坐葡国船前往檀香山?
四、通过澳葡文化去了解世界?
五、为何如此?
六、铁梁英风
七、抵火奴鲁鲁入学
八、全英制的意奥兰尼学校
九、为何如此英国气?
十、英式寄宿学校
十一、孙中山是寄宿生还是走读生?
十二、韦礼士主教的为人
十三、学习与生活点滴
十四、再谈孙中山在意奥兰尼学校的宗教生活
十五、瓦胡书院预备学校
十六、提出领洗
十七、小结
第五章 中学时代:香港拔萃书室及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
一、拔萃书室
二、孙中山在拔萃读书有多久?
三、孙中山就读之拔萃属什么性质?
四、拔萃书室的课程
五、孙中山在拔萃的课余活动
六、小结
七、在中央书院读书前后三年
八、中央书院的校长、老师、同学
目? 录?
九、中央书院的学费、统计数字、校舍、出路
十、中央书院的班级编制、课程安排
十一、英国历史
十二、剑桥地方试
十三、文学、拉丁文、常识
十四、汉译英
十五、猜题?选修?
十六、中文部的课程
十七、小结
十八、孙中山领洗进入耶教
十九、孙中山与陆皓东何时领洗?
二十、喜嘉理牧师的背景
二十一、喜嘉理对孙中山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十二、喜嘉理力邀孙中山带他到翠亨村
二十三、孙眉与孙中山决裂
二十四、分析兄弟决裂闹剧对孙中山的影响
二十五、“推”、“拉”之间
第六章 大专时代:  寓广州博济医院及香港雅丽氏
医院的两所西医书院
一、广州博济医院
二、香港西医书院的创立
三、康德黎医生倡议并孕育了西医书院
四、伦敦传道会试图行医的历史
五、孙中山与康德黎的深厚友谊
六、雅丽氏医院:推离传道
七、雅丽氏医院:强人所难
八、基督神掌伸入西医书院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九、西医书院:推向革命
十、阅兵典礼所引起的思想震撼
十一、西医书院:改革耶?革命耶?
十二、所谓“四大寇”
十三、他想得很多
十四、对万能政府的构思
第七章 澳穗济世:治病救人莫如治病救国要紧
一、导言
二、孙中山创办了《镜海丛报》(中文版)?
三、开设中西药局是为了从事革命?
四、“孙医馆”设在议事亭前地十四号?
五、究竟“孙医馆”曾否存在?
六、孙中山澳门行医情况
七、为何脱离事实的信息能出现并被广泛引述?
八、是什么迫使孙中山离开澳门?
九、用温和办法来争取中国“现代化”
十、行医目睹“苛政猛于虎”
十一、上书李鸿章
十二、孙中山见了李鸿章?
十三、小结
第八章 广州起义:出师未捷唯足见大公无私
一、筹备起义
二、部署广州起义
三、采取行动
四、为何“决死队”没有按时到达?
五、缺乏经验
六、为何密谋瓦解?
七、外人的介入
八、叙事排列
九、后话
十、后论:香港为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打下基础
十一、总结
第九章 任重道远:“同志仍须努力”
一、任重
二、道远
三、总结
参考资料及书目
西汉对照表
索引
谢辞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原先说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都理解为当代人会根据自身需要去解释历史。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解释乃至曲解都是轻的,根据需要编造历史才是常态。孙大炮这样国共注目的焦点,更是被平添很多离奇身世。而本书作者黄宇和,则像是一位侦探,华生那样天资一般却以勤补拙的侦探...  

评分

评分

开宗明义:这只是一片碎碎念。 这本书应该加一个副标题:《黄宇和博士探案集》。一来,因为这是一本纯粹的考证史事的著作,二来,跟普通的考证类史著不同,黄宇和会将自己的“破案”经历事无巨细地写在书上。如,对比茅海建的《戊戌变法史事考》,茅海建只会将搜集以后的史料...  

评分

這本書是非常棒的考證,尤其是對田野、教會和香港方面的資料考證詳盡。但可惜是純歷史著作,政治方面分析的不是很深入,而且有誤讀。 如對孫文之民族主義的理解便是錯的,孫文不是“五族共和”的鼓吹者,他的中華民族主義是漢本位的,改漢族為中華民族同化並融合其它少數族群...

评分

经人推荐,我细细阅读了黄宇和教授这本书,感觉的确很发人思考。一方面,这本书本身所传达的知识让我更加了解了历史学家的工作和孙中山先生早年的经历,另一方面,我觉得的孙中山先生经历很值得我思考,他当时面对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遇到。 首先,我很钦佩黄宇和研...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啰里吧嗦,经常把整段话重复来重复去,不过跳过重复的段落还是值得一看的。认真的人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

评分

著史当如黄宇和,看完之后有种想把黄先生的书一网打尽的冲动,第六章非常的精彩

评分

出现了好多个“葛剑雄”,废话稍多。其实关乎调查部分的细节完全可以写到序或者跋里,何必呢,看着正入神呢,突然来了一句,笔者为考证神马神马,特易坐飞机去了哪里哪里,见了神马神马人,做出了神马神马的判断!你这是要报销还是干神马!而且文中多有臆测之处。。

评分

出现了好多个“葛剑雄”,废话稍多。其实关乎调查部分的细节完全可以写到序或者跋里,何必呢,看着正入神呢,突然来了一句,笔者为考证神马神马,特易坐飞机去了哪里哪里,见了神马神马人,做出了神马神马的判断!你这是要报销还是干神马!而且文中多有臆测之处。。

评分

想必是位具有十萬分熱情的老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