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各种理论、意识形态不一样,所有的经验告诉我们,与资本主义同时开始的掠夺过程,其依赖生产资料的掠夺没有结束。只有从经济的各种力量及其自动的特性中独
立出来的法律、政治的制度,能控制、检验这个过程本来具有的各种各样的奇特的状态。若要捍卫自由,只有把统治权力与经济力量分离开来才能实现。
极权主义的各种政府对良心的决定总是怀疑的,是作为一种暖昧的东西来看待的,所以,要压抑有道德的个人表现出来的个人行为。一个人,当被迫选择背叛地杀害友人……等行为时,特别是自杀会就此害了自己家族的场合,应该如何行动呢?这是难以想象的。选择已经不是在善与恶之间,而在杀人与杀人之间进行了。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Elisabeth Young-Bruehl,1946—2011)职业心理分析师,毕业于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工作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分析训练和研究中心,擅长对人物内心的把握和描述。她是阿伦特的学生和朋友、最亲密的人之一。著有《安娜·弗洛伊德传》(1988)、《创造性人格》(1991)、《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1982,2004)、《阿伦特为什么重要》(2006)等。
一本厚重的思想传记 说它厚重,不仅是50多万字这么简单。传记的作者伊丽莎白是阿伦特的博士生,致力于展示其学术和思想的脉络,故而比描述传主生平的传记要深刻一些。伊丽莎白很努力地搜集了大量资料,不光是导师的著作、书信和评论文章,还走访了阿伦特的多位亲人、朋友乃至“...
评分孙先生为在中国推介阿伦特不遗余力,可这本书的翻译实在令人读不下去,除开常见的人名地名的奇怪译法之外,每一页都有语句不通的现象(读者诸君可自行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并...
评分 评分撰文:阿尔弗雷德·卡津 翻译:陶小路 首发《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女人 阿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1915—1998,著名文学批评家,与包括汉娜·阿伦特,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索尔·贝娄,苏桑·桑塔格,丹尼尔·贝尔,莱昂内尔·...
评分萧Sir让我写他做的节选的导读,在将近五十万字的人物传记中想要撷取吸引读者的、篇幅简短的选文作为新书推荐,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他选取了阿伦特的另一个身份——编辑与书评人。在阿伦特漫长的流亡生涯中,她从未放弃对德语思想和文学的传播和译介,这在我看来相比于她的政治...
翻译糟糕,每一页都有语句不通的现象;编辑不负责任,让人怀疑似乎没有看过稿子。
评分令人尊敬的女人。要看她的《论革命》,而不是韩2的
评分闲暇时间读完的
评分政治真可怕,人性也是。译得不太顺,有些地方读不懂
评分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