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正传,ISBN:9787540452056,作者:林语堂 著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行之有效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他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看书中最后林语堂是怎么评价武则天的:中国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 若不是之前我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熟悉,还真以为武则天就是一个“毁天灭地”的恶魔。 他通篇在诵扬李世民,而且把李治写成了一个存在感极低,又软弱无能、感情用事的...
评分很喜欢作者传记的处理方法——几乎近似于外国人的思维了——这也许是我多年接触西方文化的结果。而事实上林语堂所写的原稿确是英文的,中文版本是后来翻译过来的。读这本书就像在读小说那么荡气回肠,激动人心。可是发生的一件件惊心动魄之事却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一阵阵心惊...
评分一个女人权倾天下,若非有常人之手段,是无法达成的。该书以唐邠王的眼光来描述武则天——他的祖母。或许是以唐皇室宗亲的角度来叙述武则天一生的缘故,该书侧重展现武则天的阴狠毒辣面。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屠杀唐室宗族,秽乱宫闱,拥有诸多男宠,件件桩桩似乎都在指向:...
评分最近电视上在热播一部历史剧《武则天秘史》,我冲着对历史的喜爱,便观看了两集。电视一开始便是一场战争,由唐太宗李世民所领导的一场对付外敌的拼杀。夺江山不易,守江山难,此时的他并未曾料到,他如今的一场拼命嘶杀却是在为一个女人打天下;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也将由一...
评分刚刚看完的一本是林语堂先生著《武则天正传》,为什么叫正传,大概历史上很多人写过有关武则天的事情,而且由于作为我国历史上为一个女皇帝,众人自然对她的后宫秘史充满好奇。此书是以唐邠王李守礼为记录人,来写下关于武瞾的一切。林先生在书中的立场或者说是唐邠王的立场是...
林语堂眼里武则天就是人世间最可怕的恶魔,我没读出作者的体贴和悲怜之心,反而读出了作者过度膨胀的男权意识和缺乏铺垫喜欢随意随处给人定罪的毛病。我喜欢的作家聚斯金德,马尔克斯,葛亮,等等,阅读他们的小说,是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和体贴悲怜之心的。
评分我觉得林语堂木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患上了直男癌晚期,无药可救。
评分中途几欲弃书,强迫症硬是让我看完。《苏东坡传》把苏轼捧到了天上,这本《武则天正传》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直接把武则天踩进了地狱。我想林语堂先生是怀着最大的恶意来写武则天的,过于偏激,可能仅仅因为武则天是个女人吧。但是武则天铲除政敌的手段放在其他任何所谓的雄主身上却毫不奇怪,比如弑兄杀弟逼父的李世民就备受林语堂先生的推崇,还有一代雄主隋文帝将北周皇室宇文氏杀个干干净净,可见帝国政治本就如此。而且林语堂先生紧紧揪住武则天的宫闱私事大加鞭笞,丝毫不提其政治作为,带着偏见选择史料,对于有疑问的史料也不加甄别。偏激至此,我只能说有失大家水准。
评分书的观点过于片面,不过没有办法,既然是别人写的书,必定掺杂作者本身的感情。
评分此版装桢不错。林文字间透露出对武的鄙夷对不起正传两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