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術傢、文藝理論傢、翻譯傢,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談美》、《詩論》、《談文學》等。
《談文學》(硃光潛著)中所述皆為硃光潛先生多年“學習文藝的甘苦之言”,作者以文藝傢和文學傢的親身體會,從文學趣味到布局安排,從內容風格到翻譯技巧,將文學層層展開,一個例證、一個典故鋪展開來,深入淺齣,平易自然,引領讀者不知不覺走進文學的殿堂。讀硃先生的文章,“使我們快樂地發現我們的渺小的心靈和偉大心靈也有共通之點”。
和许多身边的朋友聊读书的话题时,会发现有几类书常常不受待见:经典文学、哲学、古文。原因很明显,这些书,很难读懂。常听到的说法是:平时工作都已经那么辛苦了,干嘛还要在读书时把自己搞得那么累;读书本就是为了消遣,看这种书,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何必呢? 在回答这个...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有幸能够遇到这样一本书,安静地阅读,然后久久沉浸其中。 满眼风光,难舍难分。 忍痛割爱,拾贝如下。 1. 文学是一般人接近艺术的一条最直接简便的路,也是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 2. 口传的文学变成文字写定的文学,是保存的进步,也是一种厄运,因为识字另需一番教育,不识...
個人覺得這本書比《金薔薇》好!我要買硃光潛先生的全集!!!
评分讀大師作品,如品茗咀香,就是那種舒服勁。
评分道理不難懂,但等真正自己動過手瞭纔有真切的體會。要寫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繼續努力。
评分如果要問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估計是“辯證”和“中庸”。硃光潛討論問題從來不把問題說死,總是要留個縫,先把兩個極端的觀點擺齣來,分析各自優劣,然後自然而然地站在中立,見得最多的就是“既要...又要...”“不能僅僅...還要..."。全書能感受大師的文學素養,最重要的是給我的感覺就是他提到的那樣,平視讀者
评分人傢這文字,嘖嘖,簡約優美,絕對沒有看得人頭暈的長句子,道理講的好清楚。化繁為簡,大傢手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