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民身份

文化公民身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尼剋·史蒂文森
出品人:
頁數:226
译者:王曉燕
出版時間:2012-2
價格:2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00384
叢書系列:培文·媒介與文化譯叢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文化
  • 人類學
  • 政治哲學
  • 身份認同
  • 政治學
  • 社會
  • cultural
  • 文化身份
  • 公民身份
  • 社會參與
  • 文化認同
  • 公共事務
  • 多元文化
  • 身份建構
  • 文化權利
  • 社會包容
  • 公民素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文化公民身份:全球一體的問題》在批判地吸收西方政治理論、文化研究和社會學的一係列理論的有益內容的基礎上,集中討論瞭以下問題:全球化對公民身份的重塑;民族-國傢的衰落;流行文化的衝擊。作者認為,無論我們是討論環境破壞、文化政策、城市或消費文化,所有這些都可以聯結到全球一體的維度上。

著者簡介

尼剋·史蒂文森(Nick Stevenson)

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社會學和社會政策學院的高級講師,著有《文化、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1995)、《媒介的轉變》(1999)、《文化和公民身份》(2001)、《讀懂男性雜誌》(與彼得·傑剋遜和凱特·布魯剋斯閤著,2001)以及《理解媒介文化》(2002)。

圖書目錄

叢書前言
緻謝
引言
第一章 文化公民身份
馬歇爾與威廉斯:文化公民身份?
信息時代的文化公民身份
公民身份的“文化化”
公民社會、文化和公共空間
認同、差異和文化政治
個體化的挑戰
結論
深入閱讀書目
第二章 全球一體和文化多元的公民身份:世界、國傢、城市和自我
裁軍和歐洲全球一體主義
新政治全球一體主義者
民族公民身份:自由主義和文化多元主義
文化多元的公民身份:I.M.揚、W.凱姆利卡和B.帕雷科
全球一體主義和文化多元主義
城市是一個競爭空間
全球一體的文化和全球一體的自我
結論
深入閱讀書目
第三章 生態學的和文化的公民身份:超越自然與文化之分
文化與自然
全球一體的和生態學的公民身份
現代性、進步與消費
風險、科學與民主
風險在電影中的再現:電影《安全》
“電子機器人”關係:人類、動物和技術
脆弱性、聲音與社區
結論
深入閱讀書目
第四章 媒體、文化公民身份和公共領域
第五章 消費主義、文化政策和公民身份
第六章 文化公民省份:未來的短期議程
關鍵概念匯編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由於一些XX主義之類的名詞,認識不夠,讀起來沒什麼感覺。不過作者這麼寫,也真是死綫上的抽繹,目標直指學術人士,毫不顧及我這類的大眾讀者怎麼理解啊。

评分

試圖將普遍理性置於國傢歸屬的符號之前的操作低估瞭公民身份的文化層麵。“我是誰”與“我應該如何生活”之間也許可以暫時懸置,但是“市民社會不僅是完美製度設計,更是通過包容和排斥的符號編碼建構起來的”,除瞭關注市民社會交往理性的製度層麵,“還應該關注誰的聲音需要被聽見、誰的公民實踐需要被看見。”

评分

如果不是課程必讀書目,我可能這輩子也看不下去這種書。我讀教材、文獻類的材料真是功利得很,總試圖把長篇大論刪繁就簡,可是這本書我是真的沒拎清楚在說啥。 第一章我大概還能理解作者在掰扯“公民身份”和“文化”之間的關係,從第二章開始就一頭霧水瞭。第二章偏後,作者居然不鼓勵少數群體、弱勢群體強化身份認同,他給的理由是這樣會加劇社會對立,可是很明顯他們要是沒有這層身份認同,就不可能聯閤,那不就陷入瞭傳播學裏的“沉默螺鏇”?他們的處境就會更糟啊!靚仔迷惑???

评分

讀得很纍,但也有收獲,如果對研究背景瞭解多一點的話收獲可能會更多一些。

评分

由於一些XX主義之類的名詞,認識不夠,讀起來沒什麼感覺。不過作者這麼寫,也真是死綫上的抽繹,目標直指學術人士,毫不顧及我這類的大眾讀者怎麼理解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