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幕末·維新

圖解幕末·維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日)大石學
出品人:
頁數:221
译者:滕玉英
出版時間:2012-5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35902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日本
  • 曆史
  • 維新
  • 幕末
  • 曆史與記憶
  • 圖解
  • 日本曆史
  • 書中緣
  • 幕末
  • 維新
  • 曆史
  • 圖解
  • 日本
  • 變革
  • 社會
  • 政治
  • 啓濛
  • 變革之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阪本龍馬是誰? 幕府末期又指的是什麼? 本書以幕府末期與明治維新時期為背景,以圖解的方式解讀瞭日本這個時期的重大曆史事件以及曆史人物之間的牽絆,並對每個關鍵點與重要信息進行瞭重點解釋,讓你輕鬆瞭解日本幕府末期明治維新的發展過程,讀懂日本那段激蕩動亂的曆史!

著者簡介

大石學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畢業。築波大學博士學位。先後擔任過德川林政史研究所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彆研究員、名城大學副教授,現為東京學藝大學教授。著作有《近世藩製•藩校大事典》(吉川弘文館)、《吉宗和享保改革》(東京堂齣版)《用地名讀江戶城鎮》(PHP研究所)等。還擔任NHK大河劇《龍馬傳》、《篤姬》、《新選組》等曆史劇的時代考證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幕末•維新是什麼 16
幕末是什麼 持續瞭265年的江戶幕府走嚮終結 18
維新是什麼 取代江戶幕府的“新政權”崛起的時期 20
幕末基礎知識① 尊王攘夷——藩幕府運動的口號 22
幕末基礎知識② 開國、攘夷、佐幕、討幕……對立思想在碰撞 24幕末基礎知識③ 幕府的基礎:藩、大名、參勤交代製度 26
幕末基礎知識④ 激發幕末時期的對立 28
幕末基礎知識⑤ 始於江戶時代的日本官僚政治 30
幕末基礎知識⑥ 幕府派、反幕府派爭奪的焦點是——天皇、朝廷 32幕末之後的日本① 江戶改名為東京 34
幕末之後的日本② 薩、長、土、肥代替德川傢掌握政權
.....................................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文字敷衍,图片平常。 ================= 吉田松阴那一部分还不如李敖的法源寺。当幕末事件索引看看还凑合。 ======================= 所以,这是一本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册子。

評分

文字敷衍,图片平常。 ================= 吉田松阴那一部分还不如李敖的法源寺。当幕末事件索引看看还凑合。 ======================= 所以,这是一本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册子。

評分

一本不知所谓的书。的确是关于日本幕末及维新方面介绍的,但内容杂乱无章,叙述毫无重点,且前因后果之类的一律欠奉。想通过此书一窥幕末及维新历史的人,看完之后仍然是一头雾水;对那段历史已有认知的阅读者,充其量也就是来看看图片(我就属于后一类)。来来去去就是...  

評分

读这本书的时候,看着人物配图,总会计算这些青史留名人物的寿命,可惜没有几个长的。抛弃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在我看来,社会的变局,虽各有特色,但唯一共同的,还是无数青年人的热血。也许传统的东方社会里,最高权力的变迁,总是需要无数大好青年的鲜血作为祭品。 最后补充...  

評分

一本不知所谓的书。的确是关于日本幕末及维新方面介绍的,但内容杂乱无章,叙述毫无重点,且前因后果之类的一律欠奉。想通过此书一窥幕末及维新历史的人,看完之后仍然是一头雾水;对那段历史已有认知的阅读者,充其量也就是来看看图片(我就属于后一类)。来来去去就是...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的是繁中版。

评分

一本二瞭吧嘰的書和一段二瞭吧嘰的曆史

评分

追“花燃”時來興緻讀的。書裏每段事件都先文字簡述一遍再用關係圖歸納一遍,全冊下來圖錶能占到一半,事態概括與對立關係清楚明瞭。缺點是斷斷續續不深入不透徹,隻夠瞭解大概框架,對已經有所掌握的讀者而言基本沒用。但又由於對政治環境産生背景沒做交代,所以也並不適閤入門,定位比較尷尬。延伸閱讀拿無關內容填充書角空白,可惜豆知識的時間與主講事件並不對應,也是雞肋瞭。

评分

原以為所謂圖解是照片,原來是圖錶••

评分

沒有想到日本幕末維新時期的曆史這麼復雜,書挺簡單,不過對瞭解那個時代相關事件還是有一定幫助,圖錶的梳理也不錯。看來,日本幕末維新有兩條綫:一是尊王還是維持幕府統治,一是攘夷還是開國,看來雖然前者在相當長時間左右瞭曆史的發展,但是後者給日本帶來的變化影響更為深遠。更為強烈的內憂(幕府統治後期從上到下的政治、經濟、社會矛盾)外患以及幕府與諸蕃長時段的戰爭也為日本能夠比中國很徹底學習西方技術製度打下瞭基礎。雖然幕府較早采取瞭開國的策略,但終究不是為瞭近代化的考量,也成為瞭改變的間接犧牲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