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内容简介: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等众多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本书中的主人公姚家大小姐姚木兰是林语堂笔下的中国完美女性的典范。本书作者林语堂曾说过,“我写过几本好书,尤其以写《京华烟云》自豪。”本书为中文版,译者为著名翻译家张振玉。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生于福建龙溪,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22岁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27岁获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29岁获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和上海东吴大学。1936年后居住美国,此后主要用英文写作。1966年回国,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荣任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葬于台北阳明山故居。林语堂用英文创作和翻译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影响深远,奠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1、富有之家的千金小姐和丫鬟的区别,只要看态度是否从容雅静,就很容易辨别出来。 2、她跟骡夫们说话,洒脱大方,丝毫没有一般少妇羞怯的样子。 3、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
评分给看《京华烟云》的人做个问卷调查,最受欢迎的女子和最受欢迎的男子。 女子,那肯定是木兰高票当选。拜托,第一女主角,林先生自己也说,木兰是他理想中的女子。他断然不是为了创造木兰这个人物,写了京华烟云,但是木兰这个人物的塑造定然为他的创作过程平添了无限乐趣。 用...
评分林语堂曾经说过姚木兰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中国女性典范,进退得宜,属于怀抱理想而勇敢抗争现实的大好青年。对大多男人来说,也许木兰真的就是梦中情人。不是太保守,懂得情趣,可以接纳丈夫的不忠;也并不太先进以至于女权至上,进得厅堂便还是曾家的好儿媳,守本分知礼数,...
评分 评分我用一种很偏执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一次又一次,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这么看着,一次又一次,看着,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
真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感觉和《红楼梦》蛮像,但是为什么《红楼梦》读不下去呢?与老舍的《离婚》一起读的,时间差了十几几十年,社会阶层也差了很多,一起阅读,很有意思……
评分看到最后,才知道在前几页的时候把它仅仅当做是一本家族史诗实在是太肤浅了,个人在历史洪流前并不渺小,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历史本身
评分很见作者功力的一本书,真的是挺好的,没得诺奖就没得吧,诺奖有时也让人呵呵哒。
评分2016/07/19 我啊 和这本京华烟云一起流浪在巴黎。和辜鸿铭一样,林语堂对中国这片土地抱有深刻感情。良苦用心用英文发声,是要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晓喻给所谓西方文明。和木兰一样,我从没有这么清楚地感觉到中国作为一个国家 存在的意义和真实。《京华烟云》其实就是以北平为据来书画中华。我们深沉伟大的民族精神,人类精神以及契约精神总是凌驾于个人情爱之上嘛。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对这本书很有感情,读来又读去。比此者更甚的就是呼啸山庄了,病态般地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