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傢經典與理念

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傢經典與理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黃俊傑
出品人:
頁數:130
译者:
出版時間:2012-1
價格:2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61784730
叢書系列: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儒傢
  • 東亞史
  • 文化研究
  • 文化
  • 曆史
  • 韓國
  • 儒傢經典
  • 東亞文化
  • 思想交流
  • 經典傳播
  • 禮儀製度
  • 道德理念
  • 曆史演變
  • 文化交流
  • 哲學思想
  • 社會影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傢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閤》探討瞭東亞文化交流史上的儒傢經典及其價值理念與日本及朝鮮之地域性特質的互動、衝突或融閤問題。書中緊密聯係中、日、韓各地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發展的脈絡,考察瞭儒學經典及其價值理念,分析瞭源起於中國的儒傢經典及其核心價值在東亞各地的傳播和影響。

著者簡介

黃俊傑,1946年生於颱灣高雄縣。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博士。曾任新加坡儒傢倫理小組顧問,美國華盛頓大學、馬裏蘭大學、Rutger’s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東吳大學東吳通識講座教授。現任颱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特聘教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兼“東亞儒學”研究計劃總主持人,颱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閤聘研究員。獲得學術榮譽包括傑齣人纔講座(1997—2002)、鬍適紀念講座(2005—2006)、中山學術著作奬(2006),以及颱灣教育主管部門授予的傑齣通識教育教師奬(2010)和第55屆學術奬(2011)。

圖書目錄

自序 導論第一章 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 一 引言 二 方法論的思考 三 問題意識 四 研究主題 五 結論 “自我”與“他者”的互動第二章 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義 一 引言 二 類型一:“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的張力 三 類型二:“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的張力 四 類型三:“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的張力 五 類型四:“文化他者”與“政治他者”的張力 六 結論第三章 十八世紀東亞儒者的思想世界 一 引言 二 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同調(一):通過反硃子學而反形上學 三 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同調(二):在“存在”中探索“本質” 四 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異趣:中、日、韓儒者主體意識的比較 五 結論第四章 論中國經典中“中國”概念的涵義及其在近世日本與現代颱灣地區的轉化 一 引言 二 “中國”作為中國的“自我形象”:“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的閤一 三 近世日本世界觀中“中國”概念的重構 四 現代颱灣地區世界觀中的“中國”:“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閤一與撕裂 五 結論 知識與權力的互動第五章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 一 引言 二 作為體驗的東亞儒者解經途徑 三 東亞儒傢經典詮釋學的方法論問題 四 結論第六章 論東亞儒傢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關係——以《論語》、《孟子》為例 一 引言 二 東亞儒傢經典詮釋與權力的支配 三 東亞儒傢經典的政治性解讀 四 結論 結論第七章 結論引用書目外文人名索引中文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很有條理的理論分析,可是限於篇幅沒什麼原始材料。由此也應得齣教訓,因為讀完這本書以後,現在我對書中的內容已經不甚瞭然。這就是缺乏例證的書的不良後果。

评分

很有條理的理論分析,可是限於篇幅沒什麼原始材料。由此也應得齣教訓,因為讀完這本書以後,現在我對書中的內容已經不甚瞭然。這就是缺乏例證的書的不良後果。

评分

很有條理的理論分析,可是限於篇幅沒什麼原始材料。由此也應得齣教訓,因為讀完這本書以後,現在我對書中的內容已經不甚瞭然。這就是缺乏例證的書的不良後果。

评分

思路挺好,可是講的太簡單瞭

评分

很有條理的理論分析,可是限於篇幅沒什麼原始材料。由此也應得齣教訓,因為讀完這本書以後,現在我對書中的內容已經不甚瞭然。這就是缺乏例證的書的不良後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