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钢,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前《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海葬》。记录影片《幼童》总策划。
胡劲草,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美国哈佛大学尼曼访问学者。电视作品《海选》曾获蒙地卡罗国际电视节女神银奖。记录影片《幼童》总编导。
他们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朋友。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他们曾目睹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他们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曾亲身经历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他们中,有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他们中,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们中,出现了民国第一任总理。他们的命运,离奇而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在一个寒假回家的火车上,读完了。 像个纪录片。 读完还是挺震撼的。 平均年龄只有12岁,远涉西洋,历经十年。虽最终未能彻底完成学业,但却为未来中国的科技、教育、铁路、矿产等各个领域造就了鼻祖级的人物。他们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
评分 评分 评分那年写中国教育史的作业,不知怎么就将眼光投到了这样一个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历史角落,于是在为数不多的史籍资料中沉浸了些许时日。了解得越多,便越是感慨唏嘘。 作业最后并没有按照预期完成——这个题材的份量远远超出我的估计——但我对这段历史,从此就有一份特殊的感...
评分《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作者: 钱钢,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 胡劲草,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 概况: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留学美国,开启了中国人留学海外的潮流。这批人的命运坎...
公允
评分广州沙面和西关,都留有留美幼童的足迹
评分动人心魄的历史。 对李鸿章的敬佩。
评分萌哥买给我的书。我喜欢通过一个这样的视角看那段历史。喜欢李鸿章老爷爷。
评分动人心魄的历史。 对李鸿章的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