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

上课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王小妮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2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319319
丛书系列:铁葫芦·文艺馆
图书标签:
  • 王小妮
  • 教育
  • 随笔
  • 上课记
  • 随笔·散文
  • 中国
  • 散文
  • 铁葫芦
  • 教育
  • 成长
  • 课堂
  • 师生
  • 记忆
  • 校园
  • 故事
  • 反思
  • 教学
  • 青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她深深地理解学生们的焦虑:“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她反对学生们使用僵化的“好词好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诗歌、表演小品,唤醒最亲切鲜活也最原初的感觉。她尤其关注那些出身底层和农村的学生,提醒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宝库,不必急于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气”。王小妮的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想起“理想主义”这个几乎被遗忘、又被误读无数的词汇。

作者简介

王小妮,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到农村插队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过多部诗集、随笔集和小说。近年作品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诗集)、《世界何以辽阔》(诗文集)、《安放》(随笔)、《一直向北》(随笔)、《倾听与诉说》(随笔)等。

目录信息

2009 抵抗陈规戒律
1. 迎新
2. 墙
3. 举手
4. 点名和作弊
5. 割裂的人
6. 军训
7. 方言和诗意
8. 一篇演讲稿
9. 我的动力
10. 补记
2010 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
1. “90”后长大成人
2. 一场演讲比赛
3. 诗歌课
4. 认识两个诗人
5. 一本书的传递——北岛《城门开》
6. 新闻和历史
7. 学生名单和一盘散沙
8. 发问
9. 给大四上课
10. 迷茫
11. 学习的权利
12. 做客
13. 李亚驹
14. 晏恒瑶
15. 邓伯超
16. 梁毅麟
17. 田舒夏
18. 卢小平
19. 何超
20. 余青娥
21. 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
22. 关于梦想
23. 考试和作弊
24.  你会说出真相吗
25.  背景
26. 唯有生命真实可贵
附录 1:学生作业
“回家”四篇
“军训”两篇
卖粮
大地沉沉—— 一个大学生的“人物”作业
我想,我正在飞
附录 2:学生邮件
王文慧的信
俞晓龙诗歌《自由》
邓伯超《我们没有北——文字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邓郁 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 7月的某个凌晨。两点半,纪录片导演邓伯超正抽着烟,在北京通州刚搬的家里敲着键盘。楼上住户下水道的管子并没有封进水泥,赤裸裸地悬在头顶,他能清楚听见“他们拉出的屎,在管道里砸出的闷响,是一种不能扩散的回音,着实震颤了室内的...  

评分

拿起这本书,先在前言里看到这段话:“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哪怕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蛾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想起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假设你去支教了,又能改...  

评分

整个大地,因为我而满盈——关于王小妮《上课记》      下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我曾就读的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位大一孩子打过来的,跟我说了很多大一孩子的困惑。我跟她说,正如你现在已经意识到的,过去12年的应试教育,把你们压成了扁平状。此前12年的以考试为最主要核心...  

评分

写下这样的题目,是全盘照抄了王小妮的文字,问题在于,即便是抄袭,也可能仍旧违背了王小妮的本意。她原本要表达的是,她在几年高校教学的生涯中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那些为了学生所做的努力,即使在别人眼中都是徒劳,她也不愿束手待毙,哪怕是飞蛾扑火。否则,人文还叫什么...  

评分

2011年,我看了何伟的《江城》,一个美国人在涪陵当老师的见闻。关于小城涪陵,很多中国人除了涪陵榨菜,其他想象大概只是空白。何伟在书中写出的种种文化差异和冲突,都鲜明生动,犹如蘸了浓浓的油彩,一笔笔重重勾勒出来的油画。 所以,最初看王小妮的《上课记》,像一个人...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前20%左右的时候颇感无聊,直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口味也实在太淡了点吧,然后……然后的文章就开始有味道起来。虽然慨叹自己不曾在大学阶段遇到这样的老师,但是转念又想,就大学时候那个状态的我,碰到这样的老师,大抵也是不会珍惜的吧……觉得这样的老师应该教高中,如果高中就能过了启蒙关,那大学路会走得有意义得多,但是高中的框框远远多于大学,这样的老师在高中多半会悲剧……所以……说来说去……又要无奈地往制度去归结了,当然,这样的老师多少是鼓舞人的,是充满希望的。推崇作者的一句话,“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另外,这本书的编辑有点小坏,凡是删节的地方没有暗搓搓和谐掉,而是都标注了“编者注:此处有删节”,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评分

总之,再细腻的感受,于改变,还是无意义。

评分

平实而温情的笔调 勾勒出一个课堂 一座校园的模样 那是属于一位文学课老师的回忆 也是属于为她所教育的学生的 推延开来 在那影影绰绰的人群和刻写真实的字里行间 也看得到我们自己。而对学生来说 那个来自讲台的角度 对理解自己也是很必要的吧。

评分

夜读,恍惚重新回到课堂,回到无尽的骚动的大学时代。

评分

休憩83rd,大道至简,十分简约不加修饰的文字,实实在在的做到了简约不简单,一路引发我的回忆和思索,薄薄一本书几乎读了一天,我阅读这本书时的感觉十分好,是因为我在阅读自己,这本书只是催化剂,针对书的内容我几乎没有任何想说点什么的。这本书的风评也必定因人而异分化严重,我很享受这种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