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刘小枫
出品人:
页数:349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066936
丛书系列:刘小枫集
图书标签:
  • 刘小枫
  • 随笔
  • 散文
  • 哲学
  • 文化
  • 中国
  • 随笔散文
  • 画画
  • 青春成长
  • 情感挣扎
  • 社会现实
  • 个体恐惧
  • 爱与希望
  • 时代变迁
  • 内心独白
  • 人性探索
  • 成长困惑
  • 自我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版)》,这是刘小枫的小品文集。作为哲学和神学研究者的刘小枫认为思想和学术经常是片断性的,而小品文正是捕捉这些片断的最佳文体。刘小枫是一位充满才情的思想者。深邃的思想在他笔下成了一种诗意的表达,空灵而回味无穷。一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浸透着他对个体自由和圣爱期盼的感情,由此也影响了好几代人。

作者简介

刘小枫,1956年出生于重庆。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著作有:《拯救与逍遥》、《沉重的肉身》,随笔集《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等。

目录信息

前记
怕和爱
蒲宁的“故园”
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苦难记忆
柏林墙的碎片
记恋冬妮娅
“作家”原义
愧对蓝色的死亡
缘分
我在的呢喃
湖畔漫步者的身影
舍斯托夫与神学候补博士尼采
轻之沉重与沉重之轻
空山有人迹
“误解”因“瞬时的理解”而称义
“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
感念赫尔墨斯的中国传人
施特劳斯与基尔克果
六译圣人赞
雪泥鸿爪
“文化”基督徒现象的社会学评注
“道”与“言”的神学和文化社会学评注
金陵与神学
灵知主义与现代性
神义的千禧人义的激情
修院生活与爱欲神秘论
莫扎特与神学家
里尔克与个体信仰的现代可能性
自我的棱镜
“四五”一代的知识社会学思考札记
当代中国文学的景观转换
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
《读书》与读书人的变迁
国家伦理资源的亏空
知识分子的“猫步”
透过她人的欲望看自己
也谈“二十一世纪精神”
我们做学问究竟为谁?
“哲学与文学”座谈纪要
代跋我的学术与旧书买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个在 文革的极端的岁月成长的孩子,还是能够保持 对于美对于 文学等的追求。 不过这些回忆反思文字,还是很深重,不是像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刻意只是记录 温情的记忆。 在那个时代,旧俄的小说的 人文关怀,或许也引导他后来皈依宗教。 舍斯托夫 后来成为他偏...  

评分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两个小例子,指出刘小枫《记恋冬妮娅》这篇美文建立在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情节的有意歪曲之上(对于保尔这个优秀的革命者的形象的歪曲)。至于这种歪曲是否属于“创造性误读”,是否影响所谓“偶在个体的爱欲”与“革命”之间的冲突这个结论,...  

评分

评分

我们残酷青春中的思与伤 ——我看孙守飞君的《大学纪念词典》 孙君在他的《大学纪念词典》的补记部分中这样写道:我这部大学纪念词典与其说是想呼唤一些可以存在于未来的美好的东西,不如说是为了忘却过去一些暗淡的不以为然的东西。是的,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我赞成他的忘却,...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草草翻阅

评分

这本读起来没有沉重的肉身有感觉就是。。。

评分

草草翻阅

评分

总感觉不大对头…他的“先入为主”感太强烈。(讲到汉语文学的时候说或许也会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但为什么要用这些“概念”呢

评分

太琐碎,很多文章鸡肋无比,当然也有闪光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