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乃敌国也

民国乃敌国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林志宏
出品人:
页数:48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849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近代史
  • 民国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林志宏
  • 思想史
  • 知识分子
  • 民国史
  • 民国时期
  • 历史争议
  • 政治立场
  • 反民国
  • 敌对观点
  • 思想批判
  • 中国历史
  • 意识形态
  • 立场鲜明
  • 独立判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视角独特,在近几年中国大陆出版的民国/辛亥题材书中,这恐怕是唯一的一部从辛亥“失败者”的角度、深入探讨“清遗民”们的政治/文化活动,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现代中国的著作。

作者注重“内部分析”的方法,以“同情之理解”的立场来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而不是轻易地下结论,使用是非、进步落后之类先定的概念去裁断人物。这正是严谨的史家的工作。

台湾中研院副院长、前史语所所长王汎森先生专门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林志宏,1970年生于台北市万华区。辅仁大学历史系学士,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曾在台湾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兼任讲师,现为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史学史、学术史,着有论文及书评等三十余篇。

目录信息

序 王汎森
绪论
第一章 异乡偏聚故人多:活动范围
前言
第一节 京津
第二节 青岛
第三节 上海
第四节 广东及港澳
第五节 其他海内外各处
小结
第二章 出或处:政治抉择及其象征性仪式
前言
第一节 易代之际的生计与政治选择
第二节 衣着、历法、发辫等认同行为
第三节 奉安、万寿祝嘏等政治性仪式
第四节 主张帝制与复辟
小结
第三章 文化政治:书写中的自我认同
前言
第一节 《清史稿》和王朝的最后记忆
第二节 《元广东遗民录》透露的反种族观
第三节 《碑传集三编》的纂辑
第四节 其他几种表达认同的书写
小结
第四章 重建社会秩序:政治与文化的议论
前言
第一节 “五代式民国”下道德的焦虑
第二节 读经书以明人伦
第三节 尊孔及立国教的构想
第四节 “共和”之辨
小结
第五章 “国故”和“遗老”:学术的挑战及去神圣化
前言
第一节 亡清遗臭在人间
第二节 典范转移与史学中立
第三节 “敝屣一切,还我自由”
小结
第六章 身体终结与记忆的开始:以王国维之死为例
前言
第一节 “殉清”
第二节 公共舆论
第三节 “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小结
第七章 王道乐土:情感的抵制和参与“满洲国”
前言
第一节 来自赤化之忧患
第二节 国家和朝廷的两难
第三节 郑孝胥的转向和建立乌托邦
第四节 “王道”思想及其批评
小结
结论 追寻“现代”中国
后记
征引书目
附录 清遗民基本资料表
索引
提要
简体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 在主流的历史叙述中,民国取代清朝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清廷往往被视为丧权辱国、腐朽无能的没落王朝,国家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人民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在《白鹿原》中,以白嘉轩...  

评分

-讀這本書時狀態不好, 所以其實有點浪費了. - 這本書在內地有出一個版本, 而台灣版在香港卻不好找. 本來已放棄了, 但後來卻在旺角的樂文碰上. 話時話, 旺角的樂文有些'舊'一點的出版物, 還是挺不錯的. 有一次在那裡找到柄谷行人的幾本書, 在其它書店就不大常見. - 作者引用的...  

评分

满清违背与民国所订清室退位优待条件(摘自呂思勉《中國社會史》中《政體》章): 民國成立,可謂創數千年未有之局。初清室之退位也,民國與訂優待條件。其中第一款,許其存尊號,民國以外國君主之禮待之。第二款,與以歲費四百萬。第三款,許其暂居宫禁,日後移居頤和園。第四...  

评分

作者林志宏是王汎森的学生,他自陈本来是想研究民国的文化守成主义,于是选择从清遗民入手。我觉得这真是绝佳的角度。 作者的史料功夫很扎实,我看到有其他书评提到有解读史料错误的地方,不过跟整本书的规模相比,我觉得还是瑕不掩瑜。因此从史料而言,对后来的清遗民研究来...  

评分

读完真不易,想当年读硕士发paper也没有把我自己专业哪篇博士论文从头读到尾。写点随想吧。 对于这篇论文,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台大博士论文的封面。封面上赫赫然写着成文时间是“中华民国九十四年十二月”。尽管民国政府统管台湾,使用民国纪年无可非议,可是在宝岛国际化的年代...  

用户评价

评分

还不错,下了功夫,但是感觉有点琐碎。

评分

冷静呈现而非同情或反对,史料披寻既广且深。

评分

关于清代遗民好书,尤其是关于郑的王道思想的介绍

评分

清遺民是一個被忽略或者說迴避的課題 這一群體在辛亥以後的活動非僅反映出傳統上士文化對個人的長久入髓的影響 亦反映鼎革之季帝國轉向民國、古老轉向現代時中國社會躁動和鎮痛 在去政治化又缺失共同意態的世代 再次注目這一被刻板化的群體 是有多維的意義的。功底非常紮實 材料翔實 中西並舉。

评分

后面不错,前面有些松散。启发有两点,汉奸这个符号也是建构出来的;中国缺乏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故而内部的意见分歧往往能为外部所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