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乃敵國也

民國乃敵國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林誌宏
出品人:
頁數:481
译者:
出版時間:2013-6
價格:4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8498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近代史
  • 民國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林誌宏
  • 思想史
  • 知識分子
  • 民國史
  • 民國時期
  • 曆史爭議
  • 政治立場
  • 反民國
  • 敵對觀點
  • 思想批判
  • 中國曆史
  • 意識形態
  • 立場鮮明
  • 獨立判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視角獨特,在近幾年中國大陸齣版的民國/辛亥題材書中,這恐怕是唯一的一部從辛亥“失敗者”的角度、深入探討“清遺民”們的政治/文化活動,從而更加全麵深刻地理解現代中國的著作。

作者注重“內部分析”的方法,以“同情之理解”的立場來解釋人物的行為動機,而不是輕易地下結論,使用是非、進步落後之類先定的概念去裁斷人物。這正是嚴謹的史傢的工作。

颱灣中研院副院長、前史語所所長王汎森先生專門作序推薦。

著者簡介

林誌宏,1970年生於颱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曆史係學士,中央大學曆史研究所碩士,颱灣大學曆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颱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現為颱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三十餘篇。

圖書目錄

序 王汎森
緒論
第一章 異鄉偏聚故人多:活動範圍
前言
第一節 京津
第二節 青島
第三節 上海
第四節 廣東及港澳
第五節 其他海內外各處
小結
第二章 齣或處:政治抉擇及其象徵性儀式
前言
第一節 易代之際的生計與政治選擇
第二節 衣著、曆法、發辮等認同行為
第三節 奉安、萬壽祝嘏等政治性儀式
第四節 主張帝製與復闢
小結
第三章 文化政治:書寫中的自我認同
前言
第一節 《清史稿》和王朝的最後記憶
第二節 《元廣東遺民錄》透露的反種族觀
第三節 《碑傳集三編》的纂輯
第四節 其他幾種錶達認同的書寫
小結
第四章 重建社會秩序:政治與文化的議論
前言
第一節 “五代式民國”下道德的焦慮
第二節 讀經書以明人倫
第三節 尊孔及立國教的構想
第四節 “共和”之辨
小結
第五章 “國故”和“遺老”:學術的挑戰及去神聖化
前言
第一節 亡清遺臭在人間
第二節 典範轉移與史學中立
第三節 “敝屣一切,還我自由”
小結
第六章 身體終結與記憶的開始:以王國維之死為例
前言
第一節 “殉清”
第二節 公共輿論
第三節 “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小結
第七章 王道樂土:情感的抵製和參與“滿洲國”
前言
第一節 來自赤化之憂患
第二節 國傢和朝廷的兩難
第三節 鄭孝胥的轉嚮和建立烏托邦
第四節 “王道”思想及其批評
小結
結論 追尋“現代”中國
後記
徵引書目
附錄 清遺民基本資料錶
索引
提要
簡體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關注或者關懷某些被以污名的群體,往往容易博得發潛德之幽光的美譽,近年對學風偏傳統的學人重新評價,似乎也在印證這一傾向。本書作者的關懷,首先出於對文化保守人物的留心,擇定民國時的忠清遺民(忠清之忠,已大有可說),並與時髦的政治文化轉型理論結合,是其選題的一項成...  

評分

作者林志宏是王汎森的学生,他自陈本来是想研究民国的文化守成主义,于是选择从清遗民入手。我觉得这真是绝佳的角度。 作者的史料功夫很扎实,我看到有其他书评提到有解读史料错误的地方,不过跟整本书的规模相比,我觉得还是瑕不掩瑜。因此从史料而言,对后来的清遗民研究来...  

評分

如今看书的随机性很小,往往只看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书,很少随便找书看。与这本书的相遇充满了萍水相逢的故事性。去香港之前皇军要我帮忙带这本书,而我一直对他关心的领域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事先调查这本书的背景,连封面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在油麻地中华书局二楼的历史类面对...  

評分

如今看书的随机性很小,往往只看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书,很少随便找书看。与这本书的相遇充满了萍水相逢的故事性。去香港之前皇军要我帮忙带这本书,而我一直对他关心的领域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事先调查这本书的背景,连封面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在油麻地中华书局二楼的历史类面对...  

評分

读完真不易,想当年读硕士发paper也没有把我自己专业哪篇博士论文从头读到尾。写点随想吧。 对于这篇论文,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台大博士论文的封面。封面上赫赫然写着成文时间是“中华民国九十四年十二月”。尽管民国政府统管台湾,使用民国纪年无可非议,可是在宝岛国际化的年代...  

用戶評價

评分

清遺民是一個被忽略或者說迴避的課題 這一群體在辛亥以後的活動非僅反映齣傳統上士文化對個人的長久入髓的影響 亦反映鼎革之季帝國轉嚮民國、古老轉嚮現代時中國社會躁動和鎮痛 在去政治化又缺失共同意態的世代 再次注目這一被刻闆化的群體 是有多維的意義的。功底非常紮實 材料翔實 中西並舉。

评分

作者是王汎森先生高足,其行文、思路也頗具乃師的遺風,文筆流暢,具有現代思想史的問題意識,此書不錯。

评分

:無

评分

冷靜呈現而非同情或反對,史料披尋既廣且深。

评分

關於清代遺民好書,尤其是關於鄭的王道思想的介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