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信交换

现代电信交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作者:陈锡生
出品人:
页数:396
译者:
出版时间:1999-07
价格:3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5037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信交换
  • 交换技术
  • 通信工程
  • 现代通信
  • 网络技术
  • 数字交换
  • 时分复用
  • 信令系统
  • SDH
  • 光纤通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 容 简 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电信的主要交换技术和理论,采用从电话交换到综合业务交换、从电路交换到分

组交换、从固定网交换到移动网和智能网交换、从窄带交换到宽带ATM交换循序渐近的方式,以发展的观点

逐层展开和分析,重点论述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结构及其间的有机联系。

本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交换技术概论、连接技术、信令技术控制技术、分组交换、窄带综合业务数字

交换、移动交换、帧中继交换、智能网原理和技术、ATM交换及IP/ATM集成交换技术等内容。各章后还附有

小结和习题。本书可作为电信高等院校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电信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 录
第1章 电信交换概论
1.1电信交换的概念
1.1.1交换的引入
1.1.2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1.2交换方式
1.2.1电路交换
1.2.2多速率电路交换
1.2.3快速电路交换
1.2.4 分组交换
1.2.5 帧交换
1.2.6快速分组交换
1.2.7ATM 交换
1.3电信交换的基本技术
1.3.1互连技术
1.3.2接口技术
1.3.3信令技术
1.3.4 控制技术
1.4 交换技术的发展
1.4.1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
1.4.2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
1.4.3ATM交换技术的发展
小 结
习 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同步时分交换网络
2.1基本交换单元
2.1.1时间交换单元
2.1.2空间交换单元
2.1.3时/空结合交换单元
2.1.4 基本交换单元的扩展
2.2多级交换网络结构
2.2.1T-S组合型
2.2.2T/S结合型
2.3无阻塞网络
2.3.1无阻塞网络的条件
2.3.2无阻塞数字交换网络
2.4 同步时分交换网络的设计
2.4.1交换网络设计的基本要求
2.4.2交换网络设计的主要内容
2.4.3阻塞率计算方法
小 结
习 题
参考文献
第3章7号共路信令
3.17号信令基本概念
3.1.1分层协议结构
3.1.2信令传送方式
3.1.37号信令网
3.1.47号信令消息格式
3.2消息传递部分
3.2.1信令链路功能
3.2.2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3.2.3信令网管理功能
3.3电话用户部分
3.3.1TUP消息结构和类型
3.3.2消息示例
3.3.3主要信令过程
3.3.4 双向中继同抢处理
3.4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3.4.1SCCP的提出
3.4.2SCCP功能
3.4.3SCCP消息结构和类型
3.4.4 SCCP寻址和选路
3.5事务处理能力部分
3.5.1通信过程的事务抽象
3.5.2TCAP的子层功能
3.5.3TCAP消息结构
小 结
习 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
4.1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功能结构
4.1.1硬件功能结构
4.1.2软件功能结构
4.2处理机控制结构
4.2.1处理机冗余配置方式
4.2.2分级分散控制结构
4.2.3分布式分散控制结构
4.3程控交换软件技术
4.3.1群处理
4.3.2 表格分析与翻译
4.3.3表格驱动
4.3.4 队列管理
4.3.5有限状态机
4.3.6并发进程
小 结一
习 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分组交换
5.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
5.1.1分组通信协议
5.1.2分组传送方式
5.1.3分组交换网
5.2 X.25协议
5.2.1协议分层结构
5.2.2链路配置和帧结构
5.2.3数据链路层功能
5.2.4 分组层功能
5.3分组交换机
5.3.1功能结构和系统性能
5.3.2路由选择
5.3.3流量控制
5.3.4 分组交换机示例
5.4 帧中继交换原理
5.4.1帧中继特点
5.4.2 帧中继协议
5.4.3帧中继交换机
5.5交换式多兆比特数据业务(SMDS)
5.5.1技术和业务特征
5.5.2DQDB
5.5.3接口协议
小结
习 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6.1ISDN基本概念
6.1.1ISDN基本特征
6.1.2ISDN业务
6.1.3用户―网络接口
6.1.4 ISDN编号
6.1.5ISDN交换技术
6.2数字用户接口
6.2.1数字用户线技术
6.2.2 U接口标准
6.2.3数字用户电路
6.3ISDN信令
6.3.1UNI信令
6.3.2NNI信令
6.3.3呼叫选路
6.4 分组呼叫处理
6.4.1CASEA方式
6.4.2CASEB方式
6.4.3PHI方式
6.5多速率交换
6.5.1TSSI问题
6.5.2多速率交换方法
6.5.3用户侧多速率适配
6.6ISDN交换机结构和示例
6.6.1ISDN交换机一般结构
6.6.2S-1240ISDN交换机
小 结
习 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移动交换
7.1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
7.1.1网络结构
7.1.2信道划分和波道指配
7.1.3编号计划
7.2移动交换基本技术
7.2.1移动呼叫一般过程
7.2.2漫游
7.2.3切换
7.2.4网络安全技术
7.3移动交换信令
7.3.1无线接口信令
7.3.2基站接入信令
7.3.3网络接口信令
7.4 移动交换系统
7.4.1移动交换机结构和特点
7.4.2移动呼叫处理
7.4.3自动漫游实现技术
7.4.4 切换实现技术
7.4.5移动交换机示例
小 结
习 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智能网业务交换
8.1智能网概述
8.1.1智能网目标
8.1.2 智能网业务
8.1.3智能网概念
8.2智能网概念模型
8.2.1业务平面
8.2.2总功能平面
8.2.3分布功能平面
8.2.4 物理平面
8.3CS-1业务独立构件
8.3.1SIB的第一级描述
8.3.2SIB的第二级描述
8.4业务交换点
8.4.1业务交换点功能结构
8.4.2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8.4.3检测点
8.5智能网应用规程
8.5.1INAP规程体系
8.5.2INAP操作
8.5.3应用实体程序
小 结
习 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ATM交换
9.1B-ISDN分层结构
9.1.1B-ISDN协议参考模型
9.1.2 物理层
9.1.3 ATM层
9.1.4 ATM适配层(AAL)
9.2 ATM交换结构
9.2.1ATM交换结构基本功能
9.2.2ATM交换结构分类
9.2.3时分交换结构
9.2.4 基于crossbar的交换结构
9.2.5基于banyan的交换结构
9.2.6多通路交换结构
9.2.7 缓冲策略
9.2.8控制机理
9.2.9ATM交换结构示例
9.3ATM网络信令
9.3.1信令协议栈
9.3.2 SAAL
9.3.3UNI信令
9.3.4 NNI信令
9.4 ATM交换系统
9.4.1ATM交换系统基本功能与结构
9.4.2ATM交换系统实例
9.5IP/ATM集成交换
9.5.1IP/ATM集成交换概述
9.5.2IP交换
9.5.3标记交换
小 结
习 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词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