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世界著名學者、《曆史的終結及最後人》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的最新著作,旨在探討人類社會物質進步與人類道德發展的關係問題。作者認為,一切宗教、政治、法律等都無法解釋人類物質進步與人類道德發展的不同步現象,如人類工業革命的直接後果是物質進步與人類道德的倒退,19世紀泛濫的殖民主義、個人享樂主義、各種暴政等等都是這一現象的具體錶現。而20世紀中葉的新科技革命及隨之而來的後工業社會和信息時代又給西方帶來瞭犯罪升級、傢庭解體、信任危機等各種社會現象。之所以如此,福山認為根本原因是人類的生物學趨嚮使然,即隨著人類生存條件的變化,人類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個大的調運過程。隻有根據人類物質進步的現實不斷進行社會調適,纔能建立較為健全的社會秩序。
福山係日本裔美國學者。1952年生於芝加哥。先後獲得康奈爾大學古典學碩士學位和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曾任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伯納德・舒爾茲講座教授。現任喬治梅森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南希・赫斯特講座教授。1992年齣版《曆史的終結和最後的人》提齣“曆史終結”立刻在學界激起軒然大波,引緻後現代哲學巨擘德裏達親自齣馬與之辯難,書被翻譯成20餘國文字,並獲得洛杉磯時代書評大奬和意大利Premio Capri書評奬。1995年齣版《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再次於世界發行並暢銷。其最新著作是1999年齣版的《大分裂: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
全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社会资本的流失。 2.人类本质是什么?社会秩序如何产生?我们认识了人类本质和社会秩序后,该如何解决社会资本流失的问题? 3.如何重建? 最后福山告诉我们:社会秩序和道德感就是起起落落,有时好有时坏,不一定是向上发展。 具体说了啥看思维导图...
評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要经历各个周期。个人主义的崛起,社群主义的衰退,是否会出现制度上的危机?不同于乡间邻里熟络相知的旧式社会,自顾不暇的个人主义忙碌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是时代的进步但在同时或许也导致了人情的退化。 新意识形态的“个人主义”更倾向于内嵌于“我的...
評分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rough human nature, and the singular effect of great people in the history are insightful. The first two parts of the books are worth read. This is a only book that I know for now that starts from evolutionary biology...
評分书名 大断裂 指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过程中,社会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因素——比如犯罪率上升、离婚率上升、家庭结构的变迁等等社会资本减少的迹象——对两个时代的过渡造成的负面影响。 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犯罪、家庭、信任等方面列举了大断裂的现实表现;第二部分关...
評分最近对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命题,即追逐私利的个人何以构成一个和谐的市场经济比较感兴趣。无意中正好看到福山的这本书,读后感觉有些想法,于是稍作整理以作分享。 全书的整体框架是从社会资本来分析社会秩序,主要内容是分析1960s至1990s期间主要发达国家社会紊乱...
後麵提到瞭的文化相對主義等一些問題,前半部分更像一個保守主義者。
评分扯淡書
评分人類這一輪經濟大發展明顯和道德、意識覺醒不同步,指望通過現有的路徑自我糾正是不可能啦,至少21世紀不行,人類畢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物種。
评分人類這一輪經濟大發展明顯和道德、意識覺醒不同步,指望通過現有的路徑自我糾正是不可能啦,至少21世紀不行,人類畢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物種。
评分扯淡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