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基本观点是: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本书系一本研究论文味道十分浓重的著作,尽管作者已把几个具体的小题目考证放到达47页的附录中,但文中穿插引用的资料数字与总结说明几乎占同等分量,真可谓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说话。在阅读中必须注意先认真把引言读通,充分熟悉作者的论证思路。因为作者在下面论述的过程中,就...
评分新大陆、殖民地、原材料的输入、工业品的输出、宗主国国内矛盾的转移传递释放缓和(生态矛盾、人口矛盾等等)、马尔萨斯陷阱的规避——老话语的新的微观数据流阐释。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分流奔腾,各擅胜场,无谓优劣,活在当下——读后初感。
评分彭在《大分流》中最重要的观点,是西欧通过海外殖民,并且率先使用了煤炭,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限制。而中国遭遇了同样的生态限制,却在当年没有走上西欧的路。 彭指出,面临发展的生态限制,中国各地区有通过贸易来解决,但因为各地区的发展差异并不大,又没有武力强制,所...
评分新大陆、殖民地、原材料的输入、工业品的输出、宗主国国内矛盾的转移传递释放缓和(生态矛盾、人口矛盾等等)、马尔萨斯陷阱的规避——老话语的新的微观数据流阐释。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分流奔腾,各擅胜场,无谓优劣,活在当下——读后初感。
比较的视角太重要了,比如黄宗智论证了中国农业的内卷化,但彭慕然加入欧洲的数据比较,中国并不更加“内卷”。则内卷化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也重新设置了地理开发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后因果联系,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介入,即“联系”。但有一段不可遗漏,竞争性政府的作用,布罗代尔式的“资本主义”。
评分好在论述框架严谨和研究方法的修正。一些论据的选择和说法是否恰当有待商榷,但是对糖的消费和白银贸易两处的讨论很精彩。
评分数据扎实,引述观点广博。译本实在难读。
评分对一个经典命题的比较性回答:近代中西发展路径的不同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
评分没有能够全部读完,可能是过于专业,学术性很强,看到后面就看不下去了。在我看来有点枯燥,当然我也只是作为乐趣的读,希望能够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了解历史。这本书过于学术与专业,已经超出我的范围。哎,看来我不适合当学者呀。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