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基本观点是: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 這本應該是歷史學中加州學派的重要經典,英文版本出版於1999年。台灣及中國大陸分別於2004及2008年曾出過其譯著,今次台灣衛城再出一版。 - 內容有甚麼不一樣就不太知道,有興趣者可自行找來比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版兩版的譯者不一樣,而大陸版的譯者也不同,是故幾版應...
评分文明演进类似物种进化——在没有强烈的外力推动下,文明体不可能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而是渐进地从一种文明形态转化到另一种文明形态。这种转型能否成功,在于文明体是否突破了某些关键的“阈门”。在15世纪以后的历史中,欧洲比中国更早地走向了工业化的资本主义,正因为前者...
评分 评分彭在《大分流》中最重要的观点,是西欧通过海外殖民,并且率先使用了煤炭,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限制。而中国遭遇了同样的生态限制,却在当年没有走上西欧的路。 彭指出,面临发展的生态限制,中国各地区有通过贸易来解决,但因为各地区的发展差异并不大,又没有武力强制,所...
评分文明演进类似物种进化——在没有强烈的外力推动下,文明体不可能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而是渐进地从一种文明形态转化到另一种文明形态。这种转型能否成功,在于文明体是否突破了某些关键的“阈门”。在15世纪以后的历史中,欧洲比中国更早地走向了工业化的资本主义,正因为前者...
对一个经典命题的比较性回答:近代中西发展路径的不同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
评分难读,专业性很强。
评分比较的视角太重要了,比如黄宗智论证了中国农业的内卷化,但彭慕然加入欧洲的数据比较,中国并不更加“内卷”。则内卷化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也重新设置了地理开发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后因果联系,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介入,即“联系”。但有一段不可遗漏,竞争性政府的作用,布罗代尔式的“资本主义”。
评分从经济学角度看确实是不错的讨论,但经济只是其中一环,促成经济大分流的又是什么呢?最终还要归因到科技进步,是什么促成科技发展?究其根本是战争。在大分流的节点上中国一直处在自然经济下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这芽发了上千年也没长好。至少比起欧洲每天26个字母国互相打仗,咱岁月静好。火药发明出来多喜庆烟花爆竹新年快乐!人家反手就搞起火炮跟邻居互相轰。之后为了香料开启大航海用的也是咱的指南针,就不再只是欧洲内的战乱,还争抢殖民地,简直军备竞赛,你还烧木头呢人家已经上蒸汽船了,海上霸主一夜之间就换人。有钱有地有竞争有技术促成工业革命发生,很多技术都是从军备下放民间普及开的。回看大分流的节点上,我们闭关锁国搞海禁,没对比没伤害还是一亩三分地自己乐呵着,要什么生产效率?靠广州十三行那点贸易额?都不算参与全球化!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作者彭慕兰通过比对中国的江南地区与西欧的英格兰,发现在社会经济指标、市场经济自由度、奢侈品消费还有金融、经济政策四个维度上两个地区都处于同一个水平;英格兰与江南地区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达到承载极限的问题。即这两个地区同样具备所有产生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潜力,并且也都一样面临着突破局限的困难。 但因为两个偶然因素,煤矿和美洲殖民地,英格兰解决了这个生态难题并开始了新的增长。英格兰的煤矿靠近核心经济区,且在开采过程中因需要排水而产生了对蒸汽机的需求,这带动对蒸汽机的改良并推动其得到普及;其次,英格兰拥有广袤的美洲殖民地,解决了因为地少人多而产生的生态问题,使得英国可以将它本土的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这帮助英国跳出了马尔萨斯陷阱,实现了人口与生活水准的双增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