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作家阿来参加云南人民出版社组织的“走进西藏”文化考察活动后写出的作品,系“走进西藏”丛书之一。在“走进西藏”文化考察活动中,阿来沿川藏线进行了考察。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逐渐升高的地理结构,构成了地球上最高的、直达“世界屋脊”的一段“大地的阶梯”。在本书里,阿来从雪域高原的中心——拉萨出发,沿着大地的阶梯拾级而下,介绍了沿途藏区的文化、经济、宗教等诸多方面,使读者对藏区,尤其是东北部川藏交界地区有一个较全面、较深层的了解。
阿来,男,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现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
最近读完《close to the knives》和《大地的阶梯》。正好接连着读完,就接连着谢谢感受吧。可以说这两本书的背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之所以还能和在一起写感受,是因为两位作者不管有意无意都在表现着一种对社会、政策的不满。然而给前者给四星后者给两星,原因则是dw带着怜悯,...
评分首先,结局结的很突然,或许是因为这只是一本随想集? 其次,如果不是因为我是一名阿坝州人,也是作者笔下的小金人的话,我可能根本就看不完这本书。 然后,这本书也有被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对生态的一种关注,嘉绒地区森林的消失的痛心。在我看来,森林的消失有政治家不合理...
评分最喜欢的一句: 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犹疑的笑容:“我看那些山,一层一层的,就像一个一个的梯级,我觉得有天,我的灵魂踩着这些梯子会去到天上。 没错,这就是川西!
评分很早之前,知道有《在路上》这本书,现在我们有《大地的阶梯》,嘉绒地区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典故的地方,一直很向往。 每次出行,不管远近,只要有空闲的时间,都会带上这本书。
评分我们总是在说,这些年我们进步了多少,取得了多少成绩,云云。 可是却没有人想想,我们花了多少钱,我们的代价是什么。作者行走在城市的边缘,走入那些被人们忽略的大多数人,让我们看到一种触目惊心的景象,这种触目惊心多半是作者带给我的,因为我已经在这尘世中模糊了...
这本书我买下可能有七八年,之前断断续续读了三四遍。现在终于全部读完了,有一点叹息的尾声。我真喜欢阿来啊,喜欢这本书里他言及自己家乡那种恳切的迟疑,悲悯的羞赧。无论是不是少民,那种生活在小镇,多年以后发现面目全非的体验,是多么相似啊。就连他写曾经的露水情缘,都显得天真又不解风情,连自恋都生机勃勃,太可爱了。是因为天性里有那样的体验吗?他作为一个藏语母语环境下生活的人,怎么能把汉语运用得这么纯熟又精美,真的被惊呆了。是珍珠,是阶梯。总之,我太喜欢这本书了,好想去四川,好想去阿坝。34.
评分这本书我买下可能有七八年,之前断断续续读了三四遍。现在终于全部读完了,有一点叹息的尾声。我真喜欢阿来啊,喜欢这本书里他言及自己家乡那种恳切的迟疑,悲悯的羞赧。无论是不是少民,那种生活在小镇,多年以后发现面目全非的体验,是多么相似啊。就连他写曾经的露水情缘,都显得天真又不解风情,连自恋都生机勃勃,太可爱了。是因为天性里有那样的体验吗?他作为一个藏语母语环境下生活的人,怎么能把汉语运用得这么纯熟又精美,真的被惊呆了。是珍珠,是阶梯。总之,我太喜欢这本书了,好想去四川,好想去阿坝。34.
评分前言写的很诚恳
评分最后一代土司姓了汉姓,性情懦弱而神志不清
评分前言写的很诚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