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伪币制造者》等,1909年与友人创办《新法兰西评论》,对现代法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他先是苏联事业的同情者,继而加入共产主义阵营。1936年6月17日,纪德应苏联政府的邀请,以国宾的身份出度高尔基的葬礼,并对苏联进行了为期十周的访问。然而,想象中理想的苏联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他发觉自己原来陷入了乌托邦式的空想之中,访苏归来,纪德不再是共产党人了。归国不久发表《访苏归来》,3万多字的短文,加上次年出版的《附录》、《对正》等材料,也不足10万字,可是却掀起轩然大波,一夜之间,纪德就从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友人变成“敌人”。当年那种辩论和攻击的激烈程度,只有经过重大政治运动的人,才能有所领会。
纪德在这里代表了知识分子的良心,做到了公正地为人类进步而战斗。一向不说谎的罗曼罗兰却自毁名声。 今天看来,书中所写的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缺点已是众所皆知,孰对孰错都很明了,只是当时指出真相却要承担巨大风险与压力。甚至在今天,这本小书中文版的前言后记里,也不...
评分 评分提及冷战,恐怕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然而,最新公开的130份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文件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些许看待冷战的新视角。此次公开的文件证实,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日瓦戈医生》曾受到CIA的利用,其俄文版在海外的出版,在苏联、东欧的流通...
评分1937年6月,面对潮水般的指责声,纪德写下了访苏归来的补正。他写道:毫无疑问,任何民族都不会如此大气,投入如此险恶的一场试验。 的确如此。
评分俗话说:“吃了别人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但看了这本书就知道了,也有例外的情况。 法国作家纪德由于对于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因而向往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于是苏联当局邀请纪德访问苏联,好吃好喝好住好玩的供着。 但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苏联现实打破了他的...
后一半<刚果之行>只翻了翻,语言很美以至于在看完前一半<访苏联归来>以后根本没心情看。良知是人性中最痛苦也是最宝贵的部分。以及看过<墓碑>以后我对这种故事的承受力果然强多了..
评分一口气读完!
评分后一半<刚果之行>只翻了翻,语言很美以至于在看完前一半<访苏联归来>以后根本没心情看。良知是人性中最痛苦也是最宝贵的部分。以及看过<墓碑>以后我对这种故事的承受力果然强多了..
评分身为作家的道德与良心
评分由此很不喜罗曼-罗兰。而纪德本是我所喜,由此更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