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諷刺小說。書中描述的是對極權主義惡性發展的預言——人性遭到扼殺,自由遭到剝奪,思想受到鉗製,生活極度貧乏、單調。特彆可怕的是:人性已墮落到不分是非善惡的程度。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1903年生於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聞目睹瞭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尖銳的衝突。與絕大多數英國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傾嚮悲慘的印度人民一邊。少年時代,奧威爾受教育於著名的伊頓中學。後來被派到緬甸任警察,他卻站在瞭苦役犯的一邊。1930年代,他參加西班牙內戰,因屬托派而遭排擠,迴國後卻又被劃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國。二戰中,他在英國廣播公司從事反法西斯宣傳工作。1950年,奧威爾死於纏綿數年的肺病,年僅47歲。
奧威爾短暫的一生,顛沛流離,疾病纏身,鬱鬱不得誌,一直被視為危險的異端。在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動物莊園》與《一九八四》影響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筆調勾畫齣人類陰暗的未來,令讀者心涼肉跳。他將悲喜劇融為一體,使作品具有極大的張力。英國人生性拘謹,但英國的諷刺文學卻一枝獨秀,自喬叟以下,斯威夫特、狄更斯、查米亞丁,代有纔人,各領風騷。奧威爾的卓異之處就在於,並非僅僅用小說來影射個彆的人與事,而是直接揭露語言的墮落。在奧威爾眼裏,語言是掩蓋真實的幕布,粉飾現實的工具,蠱惑民心的藝術。他堅信在一個語言墮落的時代,作傢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擔苦難的意義上做一個永遠的抗議者。
——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 作为一部反极权主义的小说,《一九八四》以一个虚拟的大洋国为背景,将笔触对准了大洋国令人窒息的政治生活。有人说,小说是以斯大林的苏俄时代为摹本,我倒是认为,它是把历史上所有极权国家的特征都集中在一起了。 统治大洋国的是一个名为“老大...
評分拿到这一版的《1984》,还没有看到内容就已经感到些许悲哀。悲哀可能就来源于这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以1Q84》向《1984》致敬”吧。这部“堪称世界文坛讽喻小说的不朽高峰和里程碑式力作。”竟然首先是以当代流行作家的作品为噱头来推荐,就好比我推荐《西游记》时用“七龙...
評分——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 作为一部反极权主义的小说,《一九八四》以一个虚拟的大洋国为背景,将笔触对准了大洋国令人窒息的政治生活。有人说,小说是以斯大林的苏俄时代为摹本,我倒是认为,它是把历史上所有极权国家的特征都集中在一起了。 统治大洋国的是一个名为“老大...
評分 評分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一本已经被研究得透烂的书,但不管政治学家将其剖析得如何不留余地,我依然想写写合上书那一刻自己心中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自己的体会哪怕再重复毕竟也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是一种奇妙又难得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被一股巨大又庞杂的情绪充斥,一时间想到书...
現時中國
评分自由就是能夠說齣2加2等於4的自由
评分現時中國
评分政治寓言
评分現時中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