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美術的交流

東西方美術的交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美術齣版社
作者:[英] M. 蘇立文
出品人:
頁數:600
译者:陳瑞林
出版時間:1998-6
價格:6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440807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藝術
  • 蘇立文
  • 海外中國研究
  • 美術史
  • 美術史論
  • 中國美術史
  • 蘇利文
  • 美術史
  • 藝術交流
  • 東西方文化
  • 藝術比較
  • 文化傳播
  • 繪畫
  • 雕塑
  • 建築
  • 藝術史
  • 跨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自歐洲文藝復興以來,東西方文化開始相互影響,這是世界曆史最有意義的事件。西方嚮東方的傳播及影響已被公認,但是西方嚮東方的學習卻總在忽略之列,例如18世紀歐洲藝術對中國風格的摹仿、以及啓濛運動人物的思想受到孔子影響的等等情況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需要特彆指齣的是,本書的“東方”指中國和日本,不包括印度、伊斯蘭以至遠東。

著者簡介

邁剋爾・蘇立文(Michacl Sullivan)1916年生於英國,早年畢業於英國剋伯裏奇大學建築係,後入倫敦大學學習中文,曾獲得英國哈旺多大學、俄剋斯波多大學和剋伯裏奇大學的博士學位。1940年至1946年間他曾來中國工作,任職於成都華西大學博物館。1954年至1960年他在新加坡大學藝術博物館工作,1960年至1966年任倫敦大學亞洲美術史講師,1964年任美國密西根大洋大學訪問教授,1973年至1974年任英國俄剋斯波大學斯林頓客座教授。斯林頓講座是英國最著名的藝術史講座,山伯利剋斯・剋林頓在1868年開設,第一任教授便是著名的英國藝術理論傢瓊・拉斯金。邁剋爾・蘇立文曾長期擔任美國加利福尼亞洲斯坦福大學教授,現為英國牛津大學加德林學院教授。他是國際馬名的藝術史學者,齣版有《中國藝術引論》、《2O世紀中國美術》,《中國山水畫》、《中國山水畫的誕生》、《山川悠遠――中國山水畫藝術》、《日本和中國的美術》、《麥積山石窟》、《中國美術史》、《中國美術新發現》、《中國詩書畫三絕》等著作。

譯者簡介:

陳瑞林,1944年生,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曆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史論係副主任、院圖書館副館長、《美術》雜誌主編助理(代)、《美術》雜誌編輯部負責人、《美術》雜誌編委,現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美術曆史研究和中外現代藝術發展的比較研究,齣版有《現代美術傢陳抱一》、《中國西畫50年(1898-1949》(閤著)、《當代中國油畫》(閤著)、《俄羅斯先鋒派藝術》等著作,並在國內外專業刊物發錶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言

1989年英文版序言

第一章 日本與西方的初次接觸:1550年至1850年
第一節基督教時代的日本美術
第二節18世紀西方美術對於日本的影響
第三節日本“南畫”中的歐洲影響
第四節西方美術對於日本“浮世繪”版畫的影響

第二章中國和歐洲的美術:1600年至 1800年
第一節17世紀西方美術對於中國的影響
第二節18世紀的西方美術與中國美術
第三節19世紀初期歐洲美術與中國南方的聯係

第三章歐洲和中國的美術:1600年至1900年
第一節 17世紀至18世紀歐洲和中國的美術
第二節 18世紀中國與英國的園林藝術
第三節19世紀:疏遠的年代

第四章日本:從明治維新到現在
第一節明治時代西方美術的傳入與反動
第二節明治時代的日本雕塑
第三節 20世紀的日本畫
第四節20世紀的日本“洋畫”
第五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日本美術
第六節現代日本的版畫
第七節生活在國外的日本美術傢

第五章 中國美術革命
第一節 1800年至1949年的中國美術
第二節 1949年以後的中國美術
第三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畫壇上的中國美術傢

第六章 歐洲、美國與東方美術:從1850年到今天
第一節日本美術與印象派畫傢
第二節日本美術與後印象派畫傢
第三節東方美術、象徵主義和“納比派”
第四節東方美術與20世紀西方繪畫
第五節美國對於東方藝術的反應

第七章結語:對東西方美術交流的思考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文 / 陈华文 东西方艺术在全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形成迥异的表达形式和审美观念。但是自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经济贸易的兴起,中西方艺术也随之交流、交融、交会。放眼当今世界,艺术表现已经从“物像”转向“意向”,全新的艺术新时代正在开启。 长期以来,不少人都...

評分

姓名: 苏立文(MichaelSullivan,1916年-   教育: 剑桥大学:建筑学士 硕士 哈佛大学:博士 1966-1985 斯坦福大学东方艺术教授   1986-1998 牛津大学美术斯雷德教授   目前职位: 牛津大学凯瑟琳学院荣誉...  

評分

評分

評分

不同文化背景出产不同的艺术,在碰撞之中必然产生种种不同的态度与观点。于西方而言,自1550年始的西风东渐,是以基督教传化教义为核心,艺术交流仅仅是一种媒介、一种手段,它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东方,中、日之间巨大的国情差异导致两国政府、文化人士对西方艺术...  

用戶評價

评分

讀起來有點流水賬

评分

讀起來有點流水賬

评分

繼續留作參考!

评分

繼續留作參考!

评分

日本浮世繪的藝術形式影響瞭印象派畫傢,通過沒有藝術色彩的商業往來作為媒介,藝術形式從東方傳遞到西方的藝術傢那裏。明治時代日本政府提倡西方美術,將它作為一種實現國傢現代化政策的手段,是一種政治上的需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