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作者幼年立誌探險講起,講述瞭他從1885年開始的亞洲之旅,1890、1893多次到中國西域探險,試圖登上“冰山之父”,挑戰“死亡之海”,獲得瞭重要的探險成果:發現樓蘭古城,界定羅布波。
斯文・赫定(Sven Hedin),一八六五年齣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可而摩一個中産階級傢庭,其父為知識分子,終生對斯文・赫定的探險事業給予極大的支持。
一八八○年四月二十四日,斯德哥爾麻傾城歡迎瑞典籍“維加號”的探險英雄載譽歸國,而這歡聲雷動的氛圍不禁感染瞭人群中一位少年,那就是時年十五歲的斯文・赫定。自此,斯文・赫定決定瞭他的人生道路――以探險為一生事業。
原本以北極作為探險目標,卻因緣際會使得亞洲成為他探險之路的首站。一八八五年,他開始中亞之旅,先是俄屬中亞,而波斯(今伊朗),再一步步深入亞洲腹地,一八九○年,他跟著馱隊進入喀什,從此,他的探險生涯便與西城緊密結閤。因而被譽為“西城探險之父”。
大航海是结束了,不过冒险精神并没有从欧洲人的血液中抹去,即便世界上再没有新的大陆等待人去发现,不过地理上的未知领域对欧洲人来说还是大片的空白,仍有冒险的必要,为地理填补空白,用自己的姓名命名山川河流,为自己的姓氏增添勋章,而不是为了传教,也不是为了新大陆的...
評分1988年的时候,这本书在出版社已经没有了,84年印书的时候印的不多,只印了一版,我在88年要到了一本样书,还是问社长要的,后来还印过原中华书局版的<西域考古记>附了100多张图,这几本书几次搬家以后,一直没有丢,有好些书丢了找不到了,只有他们还留在书匣里.
評分最早看这本书还是十多年前了,在网上一堆低价处理的图书中,一眼相中,然后爱不释手,其实翻译的并不好。多少年后,换一个版本重温,一路看到最后关于日本的地方,对翻译已经崩溃,好在故事还算明白。 书本中斯文赫定前半生的探险,始于开篇迎接极地英雄的凯旋庆...
評分经常阅读各种当代游记的我,绝没有想到这个在瑞典和诺贝尔一样知名的伟大探险家的旅行记这么“好读”,这显然是探险家里最会写作的,作家里最会探险的。 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深入亚洲腹地的日子里,常常一年半载才能收到家信,然后不论日夜不眠地读完。在那些地图从未标...
評分经常阅读各种当代游记的我,绝没有想到这个在瑞典和诺贝尔一样知名的伟大探险家的旅行记这么“好读”,这显然是探险家里最会写作的,作家里最会探险的。 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深入亚洲腹地的日子里,常常一年半载才能收到家信,然后不论日夜不眠地读完。在那些地图从未标...
嚮死而生
评分每一段曆史都應該被理解
评分小偉和我搶著看
评分斯文赫定的文字頗有大傢風範
评分小偉和我搶著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