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今讀》完成於1989―1994年期間,為李澤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先後對二十篇《論語》逐一讀解。其書的體例分為譯、注、記。譯章盡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采用直譯,對於專有詞匯如“君子”、“小人”則一律不譯,而重要的詞匯如“仁”“禮”“義”則有專章說明;注則參考硃熹的《論語集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陳樹德的《論語集釋》等多傢注,力求精簡全麵;記是作者的評論、劄記和解說。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議論,無一定之規,明白透徹,文體活潑。
我读论语约莫十遍,甚至背过。常有人问我老读《论语》有什么用,我并不作答。每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的维度不尽相同,我不自讨没趣,因为我的“捉袖相告”往往显得多余。 人生往往因为做“没有用”的事而精彩,米兰昆德拉说:要呼吸身边的无意义。 但还是想作一番“独白”。读《...
評分《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历来对它的注释传疏就数不胜数。耳熟能详的当然该算是南宋大儒朱熹夫子的《论语集注》。读朱熹的书,重要的是“玩味体察”,非读读便可,因其带有理学观点,所以处处要和理学的整体看法配合才能读懂朱熹的注释。正如蒙文通所言:“读宋、明理学书,不能...
評分我读论语约莫十遍,甚至背过。常有人问我老读《论语》有什么用,我并不作答。每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的维度不尽相同,我不自讨没趣,因为我的“捉袖相告”往往显得多余。 人生往往因为做“没有用”的事而精彩,米兰昆德拉说:要呼吸身边的无意义。 但还是想作一番“独白”。读《...
評分我学《论语》开始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是他的演讲集,通俗倒是蛮通俗,但洋洋洒洒,信马由缰,而且颇有信口开河的感觉,很多地方的解释明显不妥,但老先生自己倒是很自得很潇洒的模样。读了200多页不想继续,换了一本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感觉马上不同。 《论语今读》...
評分李泽厚老师在全书中非常强调儒家的乐感文化中包含的“悲苦艰辛,经营惨淡”的底子。我觉得可以将其总结为“尽其在我,成其在天”这8个字。 所谓“尽其在我”,即所谓要“学而时习之”,“一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儒家与佛,道两家最大区分处。佛,...
誰說當代中國沒有大師!高山仰止。
评分中國沒有像基督教或伊斯蘭那樣的宗教.對人格神,許多士大夫知識分子經常處於似信非信之間,采取的似乎仍然是孔老夫子”敬鬼神而遠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態度.在民間,則錶現為某種多元而浮淺的信仰和崇拜.其對象,可以是關公,媽祖,觀音菩薩,玉皇大帝等等,不僅因人因地不同,常常改變;而且大都是為瞭求福避禍,去病消災,有著非常現實的時間目的.重壓的是,即使在這種多元而浮淺的民間宗教中,奇跡宣講也不突齣,主要的部分仍然是在倡導入學 的人倫秩序和道德理念.有一次看到一個親戚的佛經誦本.我仔細看瞭,發現其中絕大部分是地道的儒學教義,即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照顧親族,和睦鄰裏,正直忠信,誠實做人,等等等等.真正佛傢的東西並不太多.
评分瞭解中國文化還是得念念的
评分誰說當代中國沒有大師!高山仰止。
评分此書多年前讀過,說實話,李澤厚的解讀確實搞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