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就是这样的一本教材。他开设的这门课程在台湾大学受到热烈欢迎,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是名实相符的。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
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
说到哲学,难免会联系到深奥艰涩,其实生活无处不哲学,哲学是“爱智者”的学问,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人生的任何思考都是哲学的一个分子,不同的分子组成了不同门类的哲学。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庄子,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希特勒。即使是平平凡凡的每一个人,只要有思维,就蕴含哲学...
评分最近读傅佩荣的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在图书馆里,书目的编号规则是,编号“0”代表总类,即辞典、百科全书类的工具书。编号“1”的则是哲学类,因为在西方的学术传统里,哲学是一切知识的奠基,是一切智慧的总和。 …… 我想,像我们这些普通人,最晚二十来岁就该接触点哲学了。...
评分这本书是我在念大三时才接触到的。我在图书馆随手翻书,发现了这本书。当时并没有想到这本书对我有这么大的影响。这本书让我找到了自我。我让我明白了人生,也对哲学也有了些了解。正好那时有个叫Sophie的同学,在我们学样的电子资源的栏目里推荐了MIT 开放性课程,她在留...
评分我从来对哲学没兴趣,看了这本书彻底变了,这就是书的力量的极致了。 顺便说一句,很多年前,有个女孩写信问我,我是不是跟她一样都是爱智慧的人。今天,我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 唉……
这就是我逛了半天南图的收获。很是有趣,算是入门吧。比起读了半天加缪散文仍“不知所云”(不是说他写的不好)好多了。
评分2010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我们在学习知识时,常需明白其目标在于:经由理解而体会生命的自由。因此,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更多的书,而是为了借此明白事理,而摆脱烦恼与束缚。”P216;新的一年从哲学与人生开始;新的一年读书量少一倍,复读次数增一倍!
评分受益匪浅的一部极好的哲学入门+人生思考书籍。近年来读过的最叫我爱不释手的一本书。
评分普及型的 浅一些 淡一点
评分每读一次都是性灵的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