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勒戈夫(Jacques Le Goff, 1924- ),法国著名史学家,著述宏富,是“新史学派”在欧洲的代表,现任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院长。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历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中世纪的知识分子》这本书在这方面具有开拓之功,1950年代出版后曾在西欧引起强烈反响,从而引发了史学界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热潮。这里所说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特定概念,主要指中世纪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从事精神劳动、以教学为职业的教士。全书考察了这一特殊类型的“手工劳动者”的产生、演变、分化及最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结合有关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尤其是大学的发展情况,叙述脉络清晰,文笔要而不繁,被公认为西方当代优秀的史学著作。
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1、想象与误解的中世纪 彭小瑜:《西方历史误读的东方背景:法律革命、宗教改革与修道生活》,载《历史研究》2006年01期;《轻慢西方历史和文化》,载关世杰主编:《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50页。 原因...
评分一 胡克在《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中提到一种无意义的恶性抽象概念,我在别处提到过,这些概念本身并非无意义,只是由于含义的闪烁,很多时候被人误用,有些时候是无意的,这些人可能只是思考力不足,有些时候是有意的,胡克说这些人是尝试掩盖一些东西。就像面对对于“独裁”...
评分 评分中世纪里,智识阶层主要在两种地方接受教育, 第一,是修道院学校; 第二, 是城市中的大学。 后者往往是在前者中发展并独立出来的, 虽然在名义上依然归属教会, 但一般相对独立。(实际上,在克吕尼运动之后, 修道院学校几乎不再接收俗世教徒了——当然上等阶层是除...
有了txt版,再读了一遍。待写个详细书评。
评分在勒高夫看来,中世纪的知识分子最为重大的一个特征是他们并未脱离葛兰西模式,在意识形态上,教会施行严格控制,政治上又为“世俗教徒和教会人士的双重官僚机构所控制。”身处其中,知识分子是“有机的”,是教会与国家的忠实仆役。另外虽则加洛林时代有文艺复兴美名,但总体的蒙昧反智思潮仍是铁板一块的事实。异数也在其中滋生,首先是挑战权威的哥利亚德群体,其次是阿威罗伊学派的人文主义,最终,大学呈多元化的民主主义大学演进。由此,知识分子身份也出现由手工劳动者向脱离劳动纯学术领域研究的转向。令人深省或曰感慨的是,其一,中世纪的大学中贵族式的世袭化倾向,博士的儿子可以不用考试而获得学位,和当今大学某些腐败的状况何等相似乃尔;二是,其时的人物主义者并非理性与进步的信徒,反而常常是反理性的——博学的帮闲者,照妖镜乎?
评分: D091.3/4555
评分知识分子的“诞生”,这里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中世纪从事教学等精神劳动的教士。
评分篇幅较小,意外的好读(当然人家自己也说,自己刻画的有点过于漫画化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