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应许之地

我的应许之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以色列] 阿里·沙维特
出品人:
页数:448
译者:简扬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479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以色列
  • 历史
  • 政治
  • 宗教
  • 中东
  • 国际关系
  • 好书,值得一读
  • 阿里·沙维特
  • 应许之地
  • 信仰
  • 圣经
  • 故乡
  • 盼望
  • 归属
  • 灵性
  • 信仰之旅
  • 永恒
  • 祝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的应许之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以色列建国史,也是百年来犹太民族的奋斗复兴史。作者阿里•沙维特以自己家族故事为引子,通过亲身经历、深度访谈,历史文献、私人日志、信件等,通过一个个扣人心弦的个体故事,试图描述出以色列的全景大历史,以引出更深层次的以色列国家思考,并对中东地区的纷争渊源进行了历史性梳理。

《我的应许之地》从作者的曾祖父写起,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者是一位英国绅士,1987年却果断横跨地中海走向圣地,意识到这即将是本民族的未来之路;20世纪20年代一个怀理想主义的年轻农夫,自他的阿拉伯邻居处购入了土地种植雅法蜜桔,用汗水在不毛之地培育出富足繁荣;二战时期德军将至,具有先知使命感的古特曼,率领青年人攀登历史废墟马萨达,激励他们心中强大的犹太复国主义精神;1948年在吕大驱逐的悲剧性的一幕中,全城老小在流泪中背井离乡、渐行渐远;我们看到了二战后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在应许之地辛勤地建设这个荣耀之国,并努力将孩子们培养成真正的新以色列人;60年代纵横捭阖的以色列政治家们,在艰难局势中,顽强推动了绝密的以色列核计划;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惨痛,令举国反思以色列的未来在哪里;以及今天引领世界潮流的互联网以色列新兴企业,还有在那些特拉维夫蓬勃发展的俱乐部里纵夜狂欢的青年男女……

今天,以色列人是赢得了最终胜利?还是深陷巨大危机,精神力衰退?他们能否复兴和救赎自我,挽救深爱的应许之地?在百年来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喜剧中,《我的应许之地》为这个生活在流沙之地又充满活力的弹丸小国,完成了一部当之无愧的以色列史诗。

作者简介

阿里•沙维特,以色列著名的专栏作家,中东问题专家。沙维特出生在以色列的雷霍沃特,后加入以色列国防军,成为一名伞兵,并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研读哲学。在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为《Koteret rashit 周报》撰写文章,90年代担任以色列公民权利协会董事会的主席,1995年,他加入了《国土报》,并成为《国土报》的首席记者之一。沙维特同样也是以色列大众电视媒体的重要时事评论员。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初见,1987
赫伯特•本特威奇离开查令十字路口前往雅法,因为他致力于结束东方犹太人的不幸。他开启这段航程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认识到,仅仅西方犹太人过上安定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享受到了优越的生活,但他已经看到伴随反犹主义而来的挑战,以及大屠杀之后的灾难;他意识到,自己构筑的盎格鲁—犹太人的和谐社群正黯然褪色。于是,他横渡了地中海。
第二章 步入深谷,1921
当这些被基督教大陆抛弃的子女们逃离代孕母亲的怨恨后,他们发现自己在世上孑然一身,不再有信仰、不再有父母、不再有家园,而他们就将这样继续生存。因为丢弃了一种文明,他们必须建立一种新文明。因为背离了家乡,他们必须创造一个新家园。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来到巴勒斯坦,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绝望而坚定地紧紧攫住这块土地。
第三章 柑橘园,1936
入目所及之处,都是柑橘园。有新生的,有长熟的,有犹太人的,也有阿拉伯人的。它们从地上冒出,就好像得克萨斯州的石油涌出地表一样……雷霍沃特的殖民地就是一部鲜活的圣约,预示着犹太人将在犹大平原结束他们两千年的流浪历程。他们将来到这里,建立一个家园,种下一棵树,扎下它的根系。他们将白手起家,创造如绿色海洋般的柑橘园,这里将是充满着和平和富足的家园。
第四章 马萨达,1942
古特曼选择了46名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在他看来,这些精心挑选的年轻特工即将发生改变,他们将成为马萨达的新传教士,他们将使马萨达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者身份标识的新中心地……对于犹太人来说,除了巴勒斯坦再没有容身之处,除了马萨达再没有其他道路。
第五章 吕大城,1948
他完全知晓自己正面临的悲剧和道德困境。他一直都知道,他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清除这个国家的阿拉伯人;也知道,这个任务会有多么可怕。这就是为什么他一直在寻求多种“世故”的方式来清除他们……
第六章 供给房,1957
20 世纪50年代的以色列是一个打了兴奋剂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城市,越来越多的村庄,越来越多的一切。然而,尽管发展如此迅猛,但社会差距却是很小的。政府致力于全民就业。它真诚地努力着,为每一个人提供住房、工作、教育和医疗保健。这个新生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平等、民主的国家之一。
第七章 核工程,1967
1955年,总理戴维•本•古里安做出了决定:我们必须以一把新的保护伞代替西方殖民主义的旧保护伞。不再仰赖于西方对中东的霸权,以色列必须建立自己的霸权主义。1956年夏,本•古里安花费了大量时间与顾问们讨论,最终提炼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在1949年就已经开始酝酿。现在,他明确指出:以色列必须拥有核选择。
第八章 定居点,1975
沃勒斯坦、伊曾以及他们的朋友们所创造的现实,将以色列拖入了一个困境,缠绕的死结无法解开。定居点已经在以色列的脖子上套上了绞索。他们创建了一个不堪一击的人口、政治、道德、司法的现实。而现在,奥弗拉的非法性玷污了以色列本身……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和欧洲的开明犹太人为以色列感到羞愧。
第九章 加沙海滩,1991
如果我们要占领加沙,我们就必须拥有一个加沙海滩监狱。而如果我们要拥有一个这样的监狱,我们就必须背叛自己。我们必须背叛我们曾经的信念,背叛我们对于未来的期许。所有现在的问题不在于“以土地换和平”。现在的问题是以土地换取我们的正派。以土地换取我们的人性。以土地换取我们每个人的灵魂。
第十章 和平,1993
经历了1977年的政治动荡、定居点的建立、黎巴嫩战争之后,和平成为我们反对右翼人士和定居者的悲叹。和平从来没有基于一个清醒的历史判断,也没有提出一个现实的战略预测。和平成了面对持续的、不堪忍受的冲突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道德及理性立场,成了正在改头换面的以色列。
第十一章 控诉,1999
“控诉”并不只是一招绝妙的政治策略,而是情感上的真实的抗议呐喊。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期间,阿里耶•德里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和以色列的东方犹太人群体所经历的事情,都有着惊人的相关性。在建国50年后,以色列正面临着一场内部抗争,而这次抗争将改变它的身份。
第十二章 性,毒品及以色列的现状,2000
你在耶路撒冷豪曼17号的舞池里看到的,是21世纪的青年们对犹太复国主义事业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要求、法令、约束的反抗。够了,他们说。让我们生活。让我们及时行乐。
第十三章 上加利利,2003
坚持这个犹太国家的犹太人特性,委实是生活在刀刃上。
第十四章 现实的冲击,2006
火箭猛烈袭击我们的城市和村庄的景象,不仅仅是以色列军队无力保护它的国民,也是以色列精英历史性失败导致的严重后果。以色列的精英们背弃了现实,背弃了国家,不再引领以色列,不再维护以色列的团结一致。以色列精英的每一根纤维都透露着,它想让以色列成为当代的雅典。但在这片土地、这个地区,雅典人没有未来。只要斯巴达动动小手指,雅典就将不复存在。
第十五章 占领罗斯柴尔德,2011
以色列人异常地行动快速、富于创造力、大胆创新。甚至连他们工作的方式都是迷人的。他们不辞辛劳,孜孜不倦。他们被赋予了一种竞争精神——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需求。并且为了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他们愿意做任何事情。他们从来不说“不行”。他们从不接受失败,也从不承认失败。
第十六章 生存挑战,2013
曾静爆发了两次海湾战争、两次黎巴嫩战争、两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但他们不会威胁到以色列的存在。既然以色列的生存没有收到威胁,自满的情绪便开始滋生。以色列人再也不去想他们有多么幸运,也不去想一旦迪莫纳的核保护伞破裂,会有什么事情降临在他们身上......
第十七章 在海边
就其底线而言,犹太复国主义是要复兴犹太人的活力。以色列就是一部排除万难仍然生机勃勃额传奇。所以这样的二元性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们市你能想象的最平凡和最棘手的民族。我们不能容忍清教徒般的拘谨或者多愁善感。我们不信任激情的演讲或者高大上的概念。而我们每一天都沉浸在惊人的历史视野中。我们参与的时间远远比我们自身更重要,我们是一部史诗电影中的一个衣衫褴褛的角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多人也许跟我一样,一开始对犹太教、伊斯兰教,以色列、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傻傻分不清。 首先科普一下都发源于耶路撒冷,影响众多西方世界的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及其分支宗教之间的关系。 三大西方宗教都源于圣经《旧约》。犹太教命中注定漂泊,在《旧约》...  

评分

说来残酷,可人在世界上,总是在以各种各样可见的或不可见的方式,充当着流浪者的角色。于是那所谓流传在文艺青年之间的夙愿“心或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其实并不是什么需要刻意才能达成的事情。 但人总是在刻意回避流浪的,所以才会凭空生出许多联结。在这里,作为“想...  

评分

世上有两类国家:以色列,以及其它所有国家。从很多方面来说,以色列原本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出现的国家,但它竟然生存下来了,也因此而具备了其它国家所没有的问题。它不是第一个在诞生之前就已有理念描绘出来的国家,也不是第一个由移民或流亡者建立的国家,但却只有它既如此之...  

评分

文/吴情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描绘了犹太人逃离埃及、寻找上帝赐予的“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一块流着奶与蜜的土地的艰难历程。而纵观历史,似乎自《圣经》开始,这一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寻找的历史。寻找应许之地,寻找纯粹的民族,寻找兴旺与发达。...  

评分

以下书摘: " 这本书不只是以色列崛起故事,而是以色列崛起、堕落、矛盾、狂欢、悲情、迷茫混杂的故事。" "我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恐惧与我对国家占领政策的道德义愤密切相关。一方面,以色列是唯一一个实施占领政策的西方国家;另一方面,以色列又是唯一一个切实受到威胁的西方国...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访问了一些人,那些人的话都是有价值的,和平主义者也好,极端正统派也好,沉迷毒品和性的同性恋也好,心怀憎恨的阿拉伯人也好。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坚持,都是真实的。如果只是看他们,这本书能有五星。虚伪的是这本书的作者。他并没有尊重过这些人的立场,即使他想表现出有的样子。他明明看到了问题,却从不从中反思复国主义者的强国之梦。一个逻辑混乱,情感颠倒的三流政治专栏作者。在观看作者和受访者的对话过程中,我强烈地感觉到前者正是后者的孤独与无助的原因

评分

以色列的建国史,读完之后觉得再也没有比作者更适合写这个题材的。前半段跟着作者第一人称的叙述,你能看到犹太民族如何在山谷求生繁衍,构建民族身份,又是如何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误会相争的历史渊源。后半段通过和当事人的对话,你能感知到建国后的以色列在走进现代化之后,日益激烈的价值观,民族身份等矛盾。读了这书,你能理解,犹太民族为何有一种天生的不安全感,这份不安全感促使他们成为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之一。你也会理解,多元价值的国家在面对是谁,往哪去这些问题是会有多么的难。

评分

以色列版文化苦旅

评分

从犹太复国主义的初期直到以色列的今天,用许多个人的故事,讲述了一段复杂而丰富的历史。人物选得很好,讲故事的时候也十分引人入胜,然而不讲故事的时候大段翻来覆去的抒情和评论,有点让人厌烦。

评分

主题太分散,故事讲述太抒情,学术腔和散文腔混在在一起,深度不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