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斯·巴恩斯通,美國詩人,學者,翻譯傢,1927年生於緬因州劉易斯頓,後先就讀於鮑都因學字,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通休前為印第安納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曾於1975-1976年執教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1972年首度來華,1984-1985年作為富布賴特教授執教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齣版著作40作種,其中包括《詩選:夜的代數,1948-1998》、《秘密讀者:501首十四行詩》,各民族宗教文獻集《另一部聖經》。曾獲艾米莉·狄金森詩歌奬,古根海姆奬修金,兩次獲普利策奬提名。
西川,生於1963年,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係,現執教於北京某高校。齣版有《大意如此》等4部詩集,《遊蕩與閑談》等3部散文、隨筆集,以及評和翻譯各一種。曾獲現代漢詩關(1994),魯迅文學奬(2001)。1997年獲聯閤國教科文組織阿奇伯格奬修金赴印度寫作和旅行,1999年在德國魏瑪全球論文比賽中進入前10名,2002年獲美國弗裏曼基金入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傢工作坊。先後參加過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法國巴黎瓦爾德瑪涅國際詩歌節、美國芝加哥人文藝術節等。
當代享有世界聲譽的阿根廷詩人、小說傢、作傢、翻譯傢,精通英、法、德等多國語言。創作風格受西班牙極端主義流派和卡夫卡,愛倫·坡等人的影響而又獨樹一幟。深邃、博學,尤以融現實於虛構而臻於神秘的“迷宮”式構思著稱,文體純淨而迷幻,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在拉丁美洲的另一種經典範式和後現代主義的“鼻祖”。本書係李耄耋之年多次接受訪談的記錄結集,涉及他對時代、宗教、哲學、文學(包括文學史及代錶性作傢、詩人)尤其是寫作自身的諸多觀點,據此可以一窺這位大師的心靈堂奧。
(刊于2015年1月12日出版的《上海壹周》) 在1972年的短篇小说《另一个》中,博尔赫斯想象了70岁的“我”与19岁的自己在美国坎布利奇城查尔斯河畔长椅上相遇的场景。“我”与另一个博尔赫斯谈论文学,谈论童年时代爱读的书(自然少不了《一千零一夜》和《堂吉诃德》),谈论父...
評分 評分博尔赫斯的谈话,总是让人感兴趣的,因为他那些迷人的短篇小说、诗歌与文论,有着无限的解读可能,而听听作者现身说法,总是胜过外人汗牛充栋的千言万语。《博尔赫斯谈话录》中的诸篇对话,与这位老人的晚年失明息息相关,最后二十多年不能亲笔书写的阶段,口述成为博尔赫斯...
評分我读书有时候是跳着读的,或者说是翻到哪页看哪页.这本书中的博尔赫斯,改变了我对于老年人的看法.呵呵,不过,对于中国的,还是没有改变. 建议还是读读他的其他作品,小说,散文,那样,你会更加惊奇于博尔赫斯的.
評分“美国有个作家艾略特•温伯格,是纽约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人,他也做翻译,主要翻译的一个作者是奥克塔维奥•帕斯。艾略特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一次在纽约,他跟帕斯坐在一个大饭店里,两人聊天,边上是一个大玻璃窗,这时候大街边上走过来一个老头——老头旁边还跟着一...
“一想到死亡隻是一個假象,而我死後還要繼續衰老下去,我就會非常難過。我已經厭倦瞭扮演自己。人死後還活著,隻是他自己不能迴憶自己,想到這個我纔會感覺好些。當我想到死亡的必然性,我纔會滿懷期待,滿懷希望。”很多精彩的思想等待有心人去讀。
评分西川1988年就譯完瞭一稿
评分或許比不上卡夫卡談話錄和歌德談話錄,但也很棒瞭。詩人呈現的是我最喜歡的走題方式:話題如同陽光照在流動的水麵上,散射開來,讓人眼花繚亂。崇高的跳躍。
评分還是小白,想到衡州
评分說實話,很難譯!!所以沒想象中齣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