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1805年,俄法战争一触即发,但俄国上层社会却依旧歌舞升平。
女主人公娜塔莎是一个贵族小姐,年轻貌美,天真活泼,能歌善舞。哥哥尼古拉是一名英俊的骠骑兵军官。而娜塔莎一家的朋友皮埃尔也是贵族,他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对未来尚无打算,常出入于社交场所和在赌桌上消磨时光。不久被一位公爵看中,并被安排与公爵女儿海伦结婚。但这不是一桩成功的婚姻。
皮埃尔的挚友安德烈公爵是库图佐夫属下的一名军官,一次因公来到娜塔莎家,他对娜塔莎一见钟情。对俩人的婚事娜塔莎的父母均赞同,但安德烈的父亲坚决反对,他坚持要等一年之后才能考虑。
在等待的这一年中,娜塔莎与海伦的哥哥阿纳托利相识,她经受不住阿纳托利的勾引,打算与之私奔,并致函安德烈要求解除婚约。虽然私奔企图未能得逞,但对安德烈却是一个沉重打击。
俄法战争中,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安德烈在著名的波罗金诺战役中身负重伤,不久便去世。皮埃尔的妻子海伦也病故于彼得堡。
1812年冬,拿破仑从莫斯科撤军。此时的莫斯科已是满目疮痍,但对娜塔莎和皮埃尔来说却是新生活的开始。
花了整整一个假期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鸿篇巨作。我感受到的,是这部书所给予我的一种厚重感。 我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娜塔莎,喜欢她的美,喜欢她那眼波流转间里所流露出的快乐的笑意,喜欢她那一颦一笑间所展现出的快活的神情,她就像是一个闪着光亮的天使,散发着无穷...
评分昨天终于把《战争与和平》看完了。十年前在东北师大,我曾写下“经冬无雪懒读书”的句子。保定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下过雪,所以我很愿意为我的懒堕找一个比较文化的借口。但也只是借口。事实上,前面的部分我一直读得很快,所以拖了这么久,都是因为尾声第二部。托尔斯泰是一个...
评分 评分高植•高地•高地植——倏忽消逝的托尔斯泰翻译专家 (选自蒋星煜《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 1 现在的文学青年,包括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在内,肯定对高植这个人不是太熟悉,可是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高植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翻译托尔斯泰的专家。 他所...
评分1 一八五六年,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即位,新政使人们对尼古拉一世登基时发生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又产生了新的热情,但是一贯反对权威的托尔斯泰对“挖出这些老古董”很不以为然,结果被比他大十岁的屠格涅夫用书信狠狠地教训了一番,这也使他对这段历史...
我可算读完了!乌拉!
评分初读熟悉故事和架构,重读就是注重各类细节了。此书最令人佩服的一点,是托尔斯泰在无论历史叙事还是人物塑造方面打破因果律的写法,颠覆了启蒙思想家标榜的理性主义。在托翁笔下,万千因素都在潜移默化地捏塑构造着人与事,因而他的故事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多面相的而非单一的。这便意味着作家绝不承认在描写历史抑或人物时秉持一个终极的、完全的、包打一切的公式或标签。如此,一个士兵的喷嚏比起皇帝的御前会议并非更不重要,而是与其他琐屑事物共同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则从中片面地得出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这样的奇谈怪论)。就此而言,人生几乎所有的跌宕、起伏与震动,都找不到一个单纯的“前因”,它们更像是医学中所说的某某“综合症”,有着人所无法窥透无法理解的持久“连续性”和复杂性,只有死亡才能终结这样的“连续性”和
评分有生之年要细细重读。比《安娜》好。
评分读完这本120万字的鸿篇巨制,我不免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怀疑,怀疑托尔斯泰这位大伯究竟会不会写小说。在我的心目中,作为一个小说家而言,写《战争与和平》的托尔斯泰在写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跟前,不过是一个见习生。
评分上下两册分隔十年读完的书,一晃十年,不胜唏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