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饒的苦難》從縱橫兩個方麵對拉美大陸進行瞭盡可能全麵的描繪,所涉內容包括西方人的入侵和殖民、天主教中人道主義思潮的衍化、拉美思想的奠基和繁榮、主要政治事件和人物、本質的藝術和文學代錶、作為第三世界貧窮國傢精神的拉美知識分子、民族的氣質和性格,此外還有相關的地理環境、早期史、語言和文化基礎、數據和文獻,以上內容都力圖交代清晰。
索颯,60年代末於內濛古草原插隊,70年代就讀、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與西班牙有關的工作,曾赴西班牙及拉美數國進修、考察,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會文化室工作,研究員,著有:《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1998)、《思想的旅遊:西班牙散記》(2001)、《拉丁美洲思想史述略》(2003),《彼岸潮湧:拉丁美洲隨筆》(2007) ,並發錶各類文章、譯文數十萬字。
近日重读《丰饶的苦难》一书,感受颇多。今志于此,以供自己闲来再作玩味。此书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让人在读时也陷入深深的义愤之中。理智在这里总是让位于情感。第一次读时,就想写点什么,但写了百十来字就无法下笔了。那是一种无言的痛,激于和作者一样的义愤。近日重...
評分作为一名社科院拉美所的研究员,作者如此偏激,一边倒的站在所谓“平等”和民粹的一边,十足的大左派。在中国的语境中,做一名痛骂美国的左派是没有什么危险的,骂得巧的话还能给扔几根骨头。
評分我们认为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实际上,此前就有印第安人在这里自由地呼吸,尽管这一真实的历史已被误读了五百年之久。我们往往不自觉地用了西方的视角看东方,用“他者”的眼光看“他者”。 索飒认为,有两个不同的美洲,北美和拉美。“与北美人不同的是,拉丁美洲人有一个...
評分索飒老师这本书写的很好。史实丰富,数据充足,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并且态度鲜明。 看完了书后对拉丁美洲有了一个更宏观的了解。看得出来,索飒老师是下了很深的功夫以及有很深的了解的。整个拉美和西班牙的牵绊过往,和美国的关系,以及那里的人民对自身的探索。很有意思的...
評分历史按照战胜者的语言被解释着、复制着。冷漠的经济发展史在“客观发展规律”的主旋律下轻描淡写地勾销了道义的是非。 在包括中国在内得中国史学界,西方文明作为大写文明得代表仍然是一个巨大得阴影。 1550、1551在西班牙的两次辩论会……殖民主义的理论核心:世界上有没有...
原以為是拉美風情的旅行筆記,竟原是這樣嚴肅正義的曆史解讀。。女性學者的正義、勇氣和血性。。(初三初四)
评分原以為是拉美風情的旅行筆記,竟原是這樣嚴肅正義的曆史解讀。。女性學者的正義、勇氣和血性。。(初三初四)
评分讀到最後我纔發現索颯原來是女性…………大概是我所瞭解的真正持有鮮明左派立場的女性並不多見吧,一開始我就進行瞭莫名的默認的判斷,實在需要檢討。還記得兩天前的淩晨讀到拉斯卡薩斯的故事時的震撼。索颯與拉丁美洲貧苦人民之間産生瞭強烈的情感共鳴,因此整本書都以第三世界勞苦大眾的視角,以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傢主流價值觀的質疑為綱,激烈地錶達對正義、公平、平等的訴求。盡管她在書中過於明顯的情感傾嚮影響瞭客觀的陳述,但無論事實真僞如何,這些文字總是用動人心魄的方式敲打在我沉重而分裂的頭腦深處,而這對於我而言,便是生動的大課。索颯的民本立場/底層立場也是我所深為贊許的,讀這本書對於解釋我近來愈加清晰的質疑是極有幫助的。
评分左到沒有原則。西方的一切都是邪惡的拉丁美洲的苦難都是西方帶來的。西班牙的殖民和美國的新殖民把拉丁美洲的血液榨乾到一滴不剩。隻有拉美人民是勇敢的、熱情的、富有正義感的。麻煩索颯小姐給齣一些證據好嗎!讀到三分之二,唯一的感覺就是拉美人是一群隻會抱怨生命不公的人。不能否認西班牙的殖民給拉美帶來瞭極大地負麵影響,美國在20世紀的對於拉美右翼政府的支持是拉美社會混亂、貧富差距擴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闆上釘釘的事實,但這絕不是唯一的原因。
评分原以為是拉美風情的旅行筆記,竟原是這樣嚴肅正義的曆史解讀。。女性學者的正義、勇氣和血性。。(初三初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