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文学之旅的随笔集。
多次往返日本,你知道京都、金泽、镰仓何以成为日本三大文艺胜地?如三岛、太宰、岛崎、紫式部等作家与清水寺、三鹰、马笼宿、箱根有何渊源?夏虫色、琉璃色、踯躅色是什么颜色?谷崎润一郎的墓地,为何分立着刻有“空”与“寂”的两块墓碑?作为“文豪之家”,日本几乎每处都与为人熟知的作家作品们紧密相连,从东京、镰仓,到伊豆、京都,跟随洁尘的脚步,我们一步步走在日本的土地上,也走在文学的城堡里。
作者以个人的旅游行迹为线索,对日本文学进行了重新梳理,遂成此书。洁尘笔下,个人见闻与文学考察互相应和,灵光妙悟,俯拾即是,文人逸事,信手拈来,既是对日本文学的全新整合,也是日本文艺深度游的指南。
本书是“洁尘日本行走随笔”第一本《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随笔》,第二本《深过最深之水:日本艺术行走随笔》即将面世。
洁尘
作家。现居成都。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先后供职于媒体和出版社。已出版有《华丽转身》《提笔就老》《生活就是秘密》《一朵深渊色》《啤酒和鲈鱼》《酒红冰蓝》《中毒》《锦瑟无端》等随笔和小说三十余部。
莹日莹风,高低千颗万颗之玉; 染枝染浪,表里一入再入之红。 ——菅原文时《花光水上浮诗序》 题记展示了这本书的书名出处,而整本书的气质也是一脉相承的日式文艺,尤其是可以每页都摊平的裸背线装、丰富的配图、竖排小标题,充斥在全书各处的日本文学作品、影视剧…… 这本...
评分书的目录满目琳琅,章节题目起得很好,包括几个部分,东京、镰仓、伊豆、北陆、京都札记。内容还是挺丰富多彩的,提到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比较多,所以说是文学旅行随笔,从自序看还有一本有关日本的艺术方面的随笔。读此书可以了解到很多除了日本文学和电影之外的,日本的景...
评分“莹日莹风,高低千颗万颗之玉。 染枝染浪,表里一入再入之红。” 作者从菅原文时的诗作中摘取只言片语为书名,于是整本书都似乎沾染上诗意和禅意。 我相信,每个人对于旅行多少都有点独到的见解,或者说旅行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说实话,我很喜欢洁尘将文学与旅行结合起...
评分参加鉴书活动看到这本书简介的时候,我是十分的激动,近来对于日本文学的兴趣颇增,收到获赠的消息时,别提我有多喜悦了。 跟随着洁尘,慢慢地去那些有着樱花红叶寺院名人之墓的地方行走的同时,也对日本的文学家禅学家走了更多的了解,也给我提供了一份很棒的书单。 看书的同...
评分参加鉴书活动看到这本书简介的时候,我是十分的激动,近来对于日本文学的兴趣颇增,收到获赠的消息时,别提我有多喜悦了。 跟随着洁尘,慢慢地去那些有着樱花红叶寺院名人之墓的地方行走的同时,也对日本的文学家禅学家走了更多的了解,也给我提供了一份很棒的书单。 看书的同...
(共321页,245千字)这几天脑海里经常冒出来的几个字是“时光荏苒”,缓缓过,但稍纵即逝又白驹过隙。“毛毛”长成了“李伊北”,这一路的追看,已11年。仍是不热烈的文字,但熨帖,带有那种能让乱糟糟的心安定下来的效果。
评分为什么我在唐招提寺鉴真像前感慨他东渡日本的艰难却没有在意立在一旁松尾芭蕉的俳句牌呢,为什么我在马笼宿路过岛崎藤村纪念馆只是匆匆一瞥的路过而没有再多一点好奇踏入呢,为什么在伊豆和京都北野天满宫,我只顾着将河津樱和枫叶忙不迭的收入眼中,却没想去看看踊子歩道,也没有想要再多了解一些学问之神菅野道真呢?大概是因为我没有像作者一样把脑海中的文学地图和脚下的真实土地进行有意识的联结,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的旅行太肤浅太无目的,所以失去了好多快乐,是作者让我重新审视旅行的价值和意义,一颗重游之心蠢蠢欲动,想要找回那些不慎遗失的趣味。
评分读完之后惊觉日本果然是个深坑…
评分豆瓣鉴书团活动赠书…但是那段时间恰巧特别忙,就一直没有信守诺言写书评(我错了,我检讨…)也是给我自己上了一课,不感兴趣、没有时间就千万不要占用资源。趁着寒假期间翻了翻,对游记这种类型的书不是很感兴趣。也get不到书评里所说的轻盈的文字。我反而觉得,遣词用句和引经据典读来有点像安意如,不过一个瞄准诗词一个瞄准日本文化。
评分世间何事无变迁?且看飞鸟川,昨日是深渊,今朝成浅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