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光潛(1897―1986),現代著名美學
傢、文藝理論傢,北京大學教授,主要著述
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
方美學史》。
《詩論》是四十年代四大詩論之一,為
比較詩學的經典之作。作者從詩的起源、性
質、特徵諸角度,具體分析中西詩歌的內在
規律,探討中國詩歌的節奏、聲韻、格律等
特徵的曆史源流,既用西方詩論來解釋中國
古典詩歌,也用中國詩論來印證西方詩論。
顯示瞭作者精湛的學識與通達的觀念,因而
一嚮被視為硃先生的代錶作。
大二第一学期,参加了中国图书馆馆长来我们学校做的一个讲座:《经典与古代文学》.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何谓经典?我的答案是:经典必合乎人性之根本诉求,经久而不衰。 经典,就是当我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去品读,总能有不同体会的存在。它引起共鸣,让人们在孤独之外发见不孤独。...
評分朱光潜先生的诗学革命 ——读朱光潜《诗论》 朱光潜先生以著名美学家的身份为我们耳熟能详,他翻译的西方美学名著更令我们受益匪浅。最近重读他的早期著作《诗论》,依然极具现实光芒。《诗论》草创于作者1930年代初留学时期,返国后即以这本书受知于胡适和陈叔通,先后教授...
評分朱先生的文笔亲切简约,高深的理论经他笔下,读起来就有了享受的味道。我认为与其啃那些文艺理论的课本,不如读这些经典来得实在。个人最喜欢的章节是评论中西诗歌比较的那部分,有关英国浪漫诗人的评价,真是精辟之极。
評分朱光潜是一个将理论以一种诗意的、浅显的方式生动表述出来的大家。读他的书,有一种如同苏轼一般的言语表达能力:“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他不同于理论家,或者应该称他为散文家。有哲思,有诗情,还有真情。读他的理论书,我时常会感...
評分全麵,詳細,又不晦澀。有曆史有理論有形式有內容,還有一章單闢齣來講陶淵明。詩的形式和內容,或者說,“語言”和“思維”的一緻性我就是最先從這裏看到的。語言並非盛裝思維的容器,語言的形式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
评分極好。
评分略看 不太懂 對古詩研究不在行 唉
评分以陶淵明為例,支持自己的“意境說”的觀點,也彆成一格
评分略看 不太懂 對古詩研究不在行 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