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

战争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解放军出版社
作者:克劳塞维茨(德)
出品人:
页数:1211
译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出版时间:2005-1-1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524773
丛书系列:外国著名军事著作丛书
图书标签:
  • 军事
  • 战略
  • 战争
  • 克劳塞维茨
  • 哲学
  • 谋略
  • 经典
  • 历史
  • 战争
  • 军事
  • 战略
  • 历史
  • 战术
  • 指挥
  • 兵法
  • 战争艺术
  • 军事理论
  • 孙子兵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8篇124章;另有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约70余万字。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四篇,战斗;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草稿);第八篇,战争计划(草稿)。

尽管该书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简历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von Clause witz)在1780年6月出

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贵族家庭。十二岁时在

波茨坦的一个步兵团中充当士官生。1793年,当普鲁士同革命后的

法国作战时,他曾参加围攻美因兹城等战斗。1795年升为少尉。

1801年秋,他被送入柏林军官学校,因学习成绩优异,深得校

长香霍斯特的赏识。香霍斯特是以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倡导者,克

劳塞维茨的思想和以后的活动受他的影响很大。

1803年春,他在该校毕业后,被香霍斯特推荐为奥古斯特亲王

的副官。在这一段时期,他经常参加香霍斯特主办的军事协会的活

动,听康德主义者基瑟韦特的哲学课,研究军事、哲学、历史和文

学等著作,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1806年10月普鲁士同法国作战时,他随奥古斯特亲王所率的

步兵营参加了奥尔施塔特会战,退却时在普伦次劳被法军俘虏。1807

年10月释放回国后,根据亲身的体验,力主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制度。

1808年到科尼斯堡(仍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积极参加香霍斯特

主持的军事改革工作,结识了军事改革委员会成员格乃泽瑙、波燕

等人。1809年秋回到柏林,后来进总参谋部,在香霍斯特属下工作。

1810年升为少校。

1810年秋,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同时为王太子(即以后的威

廉四世)讲授军事课,前后共两年。1810年年底,与布吕尔伯爵的

女儿玛丽结婚。

1812年4月,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

盟而辞去普鲁士军职,去俄国准备参加反拿破仑的战争。先在俄军

参谋部任职,领中校衔,后任军参谋长等职。当拿破仑进攻俄国时,

他曾参加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迪诺会战等。以后随维特根施坦

军团参加了对拿破仑的追击。12月,作为俄军联络官,同普鲁士军

队的指挥官约克谈判,说服他反对拿破仑。1813年3月随维特根施

坦军团回到柏林。9月格尔德战斗获胜后升为上校。1814年回到普

鲁士军队。1815年任布留赫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过林尼会战

等。

1815年秋在科布伦次任莱茵军团参谋长(格乃泽瑙为司令),利

用空闲时间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工作。

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升为将军。在任校长的十二

年间,致力于《战争论》的著述工作。他先后研究过一百三十多个

战例,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并整理了亲身经历的几次战争的

经验。1830年春调到炮兵部门工作。当时,《战争论》尚未修订完毕,

他将手稿三千多页分别包封起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准备以

后修改,但一直没有得到机会。

1830年8月去布勒斯劳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同年12月调

任格乃泽瑙军团的参谋长。1831年11月16日患霍乱逝世。死后,他

的妻子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分

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

目录信息

目录
初版序
说明
作者自序
第一篇 论战争的性质
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
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
第三章 军事天才
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
第五章 战争中的劳累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
第八章 结束语
第二篇 论战争理论
第一章 军事艺术的区分
第二章 关于战争理论
第三章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
第四章 方法主义
第五章 批 判
第六章 关于史例
第三篇 战略概论
第一章 战 略
第二章 战略要素
第三章 精神要素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力量
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
第六章 胆 量
第七章 坚 忍
第八章 数量上的优势
第九章 出敌不意
第十章 诡 诈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
第十五章 几何要素
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战争的力学定律
第四篇 战斗
第一章 引 言
第二章 现代会战的特点
第三章 战斗概论
第四章 战斗概论(续)
第五章 战斗的意义
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时间
第七章 决定战斗胜负的时刻
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经双方同意
第九章 主力会战――决定主力会战胜负的时刻
第十章 主力会战(续)――胜利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续)――会战的运用
第十二章 战略上利用胜利的手段
第十三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第十四章 夜间战斗
第五篇 军 队
第一章 引 言
第二章 战区、军团和战局
第三章 兵力对比
第四章 各兵种的比例
第五章 军队的战斗队形
第六章 军队的一般配置
第七章 前卫和前哨
第八章 先遣部队的行动方法
第九章 野 营
第十章 行 军
第十一章 行 军(续)
第十二章 行 军(续)
第十三章 舍 营
第十四章 给 养
第十五章 作战基地
第十六章 交通线
第十七章 地 形
第十八章 制 高
第六篇 防 御
第一章 进攻和防御
第二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术范围的比较
第三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略范围的比较
第四章 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
第五章 战略防御的特点
第六章 防御的手段
第七章 进攻和防御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抵抗的方式
第九章 防御会战
第十章 要 塞
注释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克劳塞维茨70万言大作,读前有畏惧,开卷后却无法释手。于政军,于商经,于学研,于做人,甚至于电影。 核心问题是什么?可以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影响这些因素。处处是哲理,读起来就像金庸书中的《侠客行》秘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全是门道。 受益匪浅!  

评分

第一章 什么叫战争 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屈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本来就包含两种要素——敌对意图和敌对感情。 在野蛮民族中,出于情感的意图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来自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不过,这种差距并非由于野蛮和文明本身决定,而是由当时的社...  

评分

折服于西方理论学家的缜密思维和略带戏谑元素的幽默感。克氏拥有国内军事理论家所难以拥有的细腻和大气,读他的作品颇有回味,即使过了近200年后,对我们的生存实践依旧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非职业军人推荐仔细阅读第一篇,他对于人的微妙心理,以及这些心理对于实践所造成...  

评分

崇洋地说,这种富有思辨精神的军事书,恐怕也只有西方人写得出了。 顾卓新版(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翻译比较富有中国特色,“兵凶战危,在如此危险的事业中,再也没有比宋襄之仁那样的错误更可怕的了”。文中叹词也不用“唉”,而是“呜呼”。 本文并非对该书的诠释,也不是导读...  

评分

崇洋地说,这种富有思辨精神的军事书,恐怕也只有西方人写得出了。 顾卓新版(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翻译比较富有中国特色,“兵凶战危,在如此危险的事业中,再也没有比宋襄之仁那样的错误更可怕的了”。文中叹词也不用“唉”,而是“呜呼”。 本文并非对该书的诠释,也不是导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外援,武德,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相互消耗,剩者为王。现代战争的几大特征。 战争是政治的双手,是政治的延伸,是政治的铠甲,但一旦因战争的功勋而替代了政治本身,必定引至灾祸。

评分

战争哲学

评分

任何战争都是迫使敌人屈从自己意志的政治行为:战胜敌人,并摧毁他们的意志。

评分

利剑力荐,而我拖了十年.. 很完美的作品,二百年后读来依然非常有启发。推荐和「孙子兵法」、「论法的精神」、邱吉尔的二战回忆录、毛选和林选对照翻阅。

评分

思想家的气质和武士的气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