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文物鉴定丛书》之一的《雕塑鉴识》,从严格意义上审视,似乎并不符合要求。原因之一,雕塑在
古代是地位低下的匠人所作,大雅君子不屑为之,它不像书法、绘画、青铜、玉器等门类有一套较为系统的鉴定理论和方法。原因之二,古代雕塑一半由神灵(主要是宗教造像)组成,作伪不虔诚;而另一半,多是为死人制造的随葬品,不像其他文物,价值连城,可宝藏之,以为地位、财富、风雅之标志,作伪显然又不值得。原因之三,文物鉴定,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一以贯之。强行订出条条框框,以为万世之法,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徒增茶余饭后之笑柄谈资。有鉴于此,作者力求客观地通过历史文物,介绍中国
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中的主要门类,从时代、风格、真伪等方面作一简单分析。
冯贺军 1963年生,天津人,198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同年入故宫博物院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的陈列与研究工作,现任馆员。著有《雕塑造型与装饰鉴赏》(致公出版社1991年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