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经济学教科书先后被译成43种文字,销售一千多万册。
英文第16版于1998年出版。两位作者不遗余力,全面吸收当代经济学实践和最新理论成就,在信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机制的再发现以及新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十个方面反映出了经济学的时代特征。他们充分利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对全书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保罗·A. 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部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论著使得他在年轻时就赢得世界声誉。他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年)。
萨缪尔森曾长期为美国《新闻周刊》经济学栏目撰稿,曾担任美国总统约翰·F. 肯尼迪的经济顾问。他属于那种能够同普通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为数极少的科学家之一。萨缪尔森常出席国会听证,并为联邦储备、财政部、许多私人机构和非营利机构担任咨询专家。
威廉·D. 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出生于新墨西哥州的奥尔伯克(Albuquerque)。本科就学于耶鲁大学,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耶鲁大学惠特尼·格里斯伍尔德(A. Whitney Griswold)经济学教授和考尔斯(Cowles)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他的经济学研究范围很宽,包括环境、价格、能源、技术变革、经济增、利润和生产率的增长趋势。诺德豪斯对经济政策亦很有兴趣,1977-1979年他是卡特总统经济顾问团队的成员。
诺德豪斯在1986-1988年是耶鲁大学的教务长。他有时也给《纽约时报》和其他报刊杂志撰稿。他在耶鲁大学主讲《经济学原理》。
有个笑话说,经济学家就是那种牢牢地抓住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且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痛苦而深奥的阐述的人。1970年12月11日,在纪念诺贝尔演说上,保罗•萨缪尔森就演绎过这个“笑话”:牛顿的掉下来的苹果其向地球的加速度是常数,而另一种叙述方式是——其作为时间函数的位置...
评分对于想自学经济的人来说,这本书简单易懂,结构精简,条理清晰,上学期逃了一学期经济学原理的我,就是靠这本书复习的,真的很有用哦!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很年轻 满腹的年少轻狂 外表却很沉默 我在江北那个寂寞的地方不说话 也很少与人交往 一本接一本的读书 那可能是我最自在的一段时光 因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可是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份自在 那时有着别样的焦灼 我曾经点阅过...
评分好吧~我快要爱上我自己了~肿么办~ 嗯哼。言归正转。 当初人大的一个学长告诉我说,初学经济学的话不建议读外国人的书,偏重于计算不说,而且翻译是个大问题。所以姐妹儿硬着头皮拜读了高鸿业。后来因为现实性的因素必须看萨缪尔森的时候,发现~妈呀简直比那本书好理解多了嘛~完...
评分这本书在大二的时候看了一次,大四的时候时间较多,也借出来重新看了一次,通俗易懂,启蒙经济学的思维很有用处,在大四的时候,看的时候,注意到了会计的平衡式,那时因为要去了解这个平衡式而去开始看会计学的书,在那个时候起对会计起了兴趣
经济学的经典之作。是它,将我引入了经济学的神秘殿堂,是它,给我指明了经济学的学习方向。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入门者使用。
评分(记)世界级的经济学教材。里面有段凯恩斯说软实力对人类的巨大功绩……?(原)没有细看,比之前看过的那本经济学更深,更不易理解,但是涉及的内容更多,我想如果好好钻研的话学到的东西会更多。另外,本书用纯理论(文字)解释经济学的知识的地方更多。可能这也是不太好理解的原因之一。印象最深的是消费者剩余理论和狗尾巴摇动狗身子的理论,还有本书对经济学史也有更为详尽的叙述。
评分经济学标准教材首选。
评分经济学专业启蒙书,十几年没再碰过……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