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桥词典》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一百一十五个词条。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这部长篇小说没有采取传统的创作手法,而是巧妙地糅合了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思想随笔、经典小说等诸种写作方式,用词典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使读者在享受到小说的巨大魅力时,领略到每个词语和词条后面的历史、贫困、奋斗和文明,看到了中国的“马桥”、世界的中国。小说主体从历史走到当代,从精神走到物质,从丰富走到单调,无不向人们揭示出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韩少功,湖南长沙人,作家。曾任《海南纪实》主编、《天涯》杂志社社长。一九七四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韩少功文库》(十卷 ),含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散文《心想》、《完美的假定》等。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等译著。他的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内地、台湾及法国的文学奖项,并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
读书想树——读《马桥词典》 长篇小说的结构方法越来越灵活多样了。 借每个词条交待故事背景,发展故事情节,《马桥词典》好像没有主线,其实它是有的,比如时间。 以前闻听《马桥词典》大名就是因为它的写法独特,一直没有下决心买来看,直等到在《天涯》上看了韩少功写的两...
评分昨天上午念完了《马桥词典》。前面的百来页是几个月前和杨步伟《杂记赵家》一块儿读的。那几天读书的兴致特别好,全出于趣味的。这一年来,常常看书都“由不得自己”。谁都知道,乐趣是一回事儿,要学有所成,便不能没有点计划。谁能说保全哪一个才是好呢?或者各退一步。 ...
评分《马桥词典》最让我感动的是韩少功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用平等的眼光注视着叙说着马桥人特有的生活习俗,不特意拔高美化猎奇,也没有嘲讽敌视,并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勾勒描摹出这一神奇的地方。 首先他对语言极其敏感,有些发音在普通话里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词语,甚至马桥人也不知道...
评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上个世纪末的寻根热是当代史上着墨不少的一笔,韩少功就是所谓“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之一。我常常在想,当文学史家运用文字的某种权力将作家纳入到史的范围内时,也许是件好事,也许不然。比如说,当作家成为一个标签在人们的脑海中固化的时候,...
评分韩少功《马桥词典》一百多个词条,不知为何,屡屡想起的总是“破脑”一栏: “在马桥,最大的数字,或者说“很多很多”,用“破脑”一词来表示。先人也许觉得应容量有限,想的事情一多,脑子就会炸破。 比如小学生说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常常恨恨地咬牙:‘破脑破脑的作...
韩少功是多浪漫一人啊
评分韩少功对语言有种天生的敏感。
评分韩少功是多浪漫一人啊
评分不是小说的小说 。 有很多尝试“过”了的地方 但不失为有意义的作品
评分有人说它不是小说,难道还真是工具书不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