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明报》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主任,《明报月刊》总编辑,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现任报社社长。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成都、沈阳出版文集十多种。
著作名称:《没有童谣的年代》《保住那一发青山》《这一代的事》《回家的感觉更好》《伦敦的夏天等你来》《从前》《小风景》《白描》《甲申年纪事》《记忆的脚注》《故事》《今朝风日好》《绝色》《青玉案》《记得》等。
董桥带读者走进他的书房,听他讲搜集古书旅程中的故事,满纸文字乍看说的是访书藏书,或是文人闲话,细读来就有三两人物翩翩而出:书商威尔逊,李侬,史湘云,苏二小姐……前尘旧梦、他乡故友,惹人情怀。令作者念念不忘的,其实是书里面所凝聚着的、那些不会再重来的时光。
书名取自丰子恺的“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对美好生活期待之情呼之欲出。
董桥的《今朝风日好》我怀疑也是在他的监督下才出版的,褐色硬质封面,烫金的书名,扉页上小小的花体英文“one fine day”,异常清秀,可是藏书票不知所踪,这就是图书馆藏书的弊病,前几天借的《明朝那些事儿》书页缝隙里满是面包渣,拎着书脊往下一倒,哗啦啦满可以养活一只...
评分连日阴雨绵绵,看报上网也满是风雪的字样。晚上到了快十点才挣扎到家,冲过热水澡,拥被而卧,一眼瞥见床头已读了数日的《今朝风日好》,心头募地涌起一片暖意。想起不久前读金耀基的《剑桥语丝》,开篇却是董生的序,带着少有的火气:“今日学术多病,病在温情不足。”又言...
评分种花种的好,姹紫嫣红,满园纷芳,可以欣赏,种菜种的好, 嫩绿的叶子,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可以食用.瓜菜半年粮吗. 想起来小时候我们家的菜园子,那时候家里很穷人又多;我们一年的口粮就和父亲和母亲在生产队的工分有直接挂钩.[那时候父亲是队长]不能因为是队长家里搞 ...
评分 评分下笔之前倒是踌躇了一阵子,不知道该不该写董桥。其实说起来原因也很简单,一个是董桥的书我读的不多,另外,关于董桥的评论俯拾皆是,几乎每一本书出来都是蜂拥而至齐声的美言,添我一个赞美的声音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前些年内地有过一股港台的散文热,那个时候我还年轻,骨子...
没买多久,为什么侧边已经有霉斑了?我家这么潮湿吗?
评分“爱书爱纸的人,等于迷恋天上的月亮” 老派人充斥着古籍和古玩的清雅生活着实让人羡慕。但董桥先生的文风的确让我没法喜欢得起来,“董桥先生和他高贵冷艳的小伙伴们”这个点评实在是太对了!还有!一个单词不注释也就算了,为什么大段大段的英文不给注释?出版社这么欺负英语差的读者???
评分谁喜欢他给我来讲讲他的好
评分今朝风日好,闲来读董桥。
评分读书人的清雅闲话,文人雅士的八卦信手拈来,说起旧人旧物,轻描淡写,信息量很大。贵在读来心气平和,像听端茶来的人轻声讲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