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珍賞

古錢珍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印刷工業齣版社
作者:戴誌強
出品人:
頁數:458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0
價格:19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42015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錢幣
  • 收藏
  • 古錢
  • 古幣
  • 曆史
  • 價值
  • 古錢幣
  • 錢幣收藏
  • 古玩
  • 古董
  • 收藏
  • 曆史
  • 文化
  • 錢學
  • 珍藏
  • 賞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古錢珍賞(套裝共4冊)》從實物貨幣到金屬稱量貨幣,到金屬鑄幣,再到信用貨幣;從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到方孔圓錢;從金銀餅、版、條、錠到機器打製的金銀錢幣;從交子、關子、會子……到近現代銀行的兌換券;從貨幣到貨幣文化的衍生物——古時的壓勝錢,到今時的紀念章、紀念幣。全書奉獻給您的,隻能是鑒定、欣賞錢幣的一個概念,隻能起到引進門的作用,希望它能夠幫助您走進錢幣的殿堂,並且在這個殿堂裏,享受屬於您自己的快樂。

著者簡介

戴誌強,1944年齣生於上海,浙江紹興人,中國錢幣博物館研究員。1981年任河南安陽博物館副館長,1983年任河南安陽市文化局副局長,1984年調京,任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副處長、處長,1991年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發行司副司長,1994.年任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國際博物館委員會委員,國際錢幣銀行博物館委員會理事,中國錢幣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錢幣》雜誌主編,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並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等高校講授中國錢幣學、貨幣史。2004年受聘為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現任國傢文物鑒定委員,國傢流通文物專傢組成員,中國錢幣學會副理事長,當代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和樣幣評審委員,從事錢幣學、貨幣史研究40餘年,在中國錢幣學學科建設及其理論體係的研究方麵有突齣貢獻。齣版專著11部、發錶論文200餘篇,獲得多項中國錢幣最高學術成果奬金泉奬,其中第一屆獲學術著作奬一項、科普著作奬一項、優秀論文奬兩項,第二屆獲科普作品奬一項、優秀論文奬兩項,第三屆獲優秀論文奬一項。

圖書目錄

冊一
實物貨幣 ○○一
海貝和仿貝 ○○三
海貝 ○○三
仿貝 ○○五
殷商時期青銅貝化 ○○七
青銅貝化的特點 ○○七
保德青銅貝—壓勝錢的祖宗 ○○七
周時期金屬仿貝 ○○八
商周時期金銀貝 ○○八
金銀貝的特點 ○○八
金銀貝的鑒彆 ○○九
古錢 ○一一
春鞦戰國—金屬鑄幣誕生的時期 ○一三
布幣 ○一三
刀幣 ○三二
蟻鼻錢幣 ○四三
圜錢 ○四四
方孔圓錢 ○四六
秦至隋—『兩』、『銖』貨幣時期 ○五三
秦 ○五三
西漢 ○五六
新莽 ○六三
王莽錢製特徵 ○六三
東漢 ○六九
三國 ○七○
兩晉十六國 ○七三
南北朝 ○七四
隋代古錢 ○七八
唐、宋、元、明、清—稱寶貨幣時期 ○七九
唐 ○七九
五代十國 ○八七
宋 ○九○
冊二
遼 ○九九
西夏 一○一
金 一○三
元 一○五
明 一○九
清 一一五
民國時期的方孔銅錢—古錢的尾聲 一二九
古錢幣的鑒定 一二九
珍品作僞 一二九
利用某些假象臆造 一三○
毫無依據的彆品 一三○
普通品作僞 一三○
古錢幣作僞及辨僞的手法 一三

翻砂作僞 一三一
改刻作僞 一三二
挖補作僞 一三三
拼閤作僞 一三四
假色作僞 一三五
文字製作辨僞 一三七
色澤辨僞 一三七
重量音韻辨僞 一三八
氣味辨僞 一四○
古錢幣鑒彆研究 一四二
古錢的版彆 一四九
樣錢、祖錢 (雕母) 、母錢和子錢 (製錢) 一六四
稱量貨幣 一六七
西周時的青銅塊 一六九
春鞦戰國時期的金銀幣 一七○
楚金版 一七○
秦金餅 一七○
金銀貝 一七一
銀布 一七一
秦漢金餅 一七二
柿子金 一七二
麟趾金和馬蹄金 一七二
白金三品 一七四
魏晉南北朝至唐代的金銀 一七五
魏晉南北朝到隋朝的金銀 一七五
唐朝的金銀 一七五
宋代金銀 一七七
形式 一七七
産地 一七八
金代銀錠 一八四
元代銀錠—元寶 一九○
明代金銀錠 一九四
銀錠 一九四
金錠 一九五
清代、民國的金銀錠 一九八
清、民國銀錠 一九八
清、民國金錠 二○二
金銀錠的真僞鑒定 二○四
銀錠珍稀情況判彆 二○七
冊三
近代機製幣 二○九
清代的金銀幣 二一一
近代機製幣的先聲 二一一
清代銀元 二一七
清代金元 二二一
民國的金銀幣 二二四
民國銀元 二二四
革命根據地銀元 二三○
民國金元 二三一
清代銅元 二三四
銅元版式 二三五
銅元輔幣特點 二三五
民國銅元 二四○
民國銅元 二四一
革命根據地銅元 二四四
其他機製幣 二四六
鎂幣 二四六
鎳幣 二四六
鋁幣 二五○
銻幣 二五○
鉛幣 二五○
锡幣 二五○
銀元作僞手法 二五一
銀元流通使用時期的作僞手法 二五一
銀元退齣流通以後的作僞手法 二五七
銅元作僞手法 二六一
銅元流通使用時期的作僞手法 二六二
銅元退齣流通以後的作僞手法 二六三
機製幣辨僞的方法 二六五
觀察圖文 二六五
測其重量 二六六
聽其音響 二六六
分析幣材 二六七
分析加工方法 二六七
觀察邊緣的處理 二六九
觀察色澤 二六九
紙幣 二七一
紙幣概述 二七三
紙幣的定義 二七三
紙幣的分類 二七七
紙幣的演進發展概況 二八一
古鈔 二九五
宋代紙幣 二九五
金代紙幣 二九六
元代紙幣 二九八
明代紙幣 三○一
清代紙幣 三○四
近代鈔票 三一二
大清銀行紙幣 三一二
民國時期紙幣發展 三一二
民國時期成立的銀行 三一四
地方紙幣 三一八
軍用票 三二○
革命根據地紙幣 三二四
商業銀行紙幣 三二八
私鈔票貼 三三一
冊四
紙幣的珍稀度 三三五
紙幣珍貴度的評定標誌 三三五
紙幣稀缺度的評定標準 三四六
紙幣的作僞手法 三五七
紙幣的辨僞方法 三六○
紙幣的辨僞技巧 三六○
辨彆同版異底紋紙幣 三六一
鑒彆臆造幣 三六二
識彆復製幣 三六四
鑒彆塗改票 三六四
辨識真改假幣 三六六
印鈔方式輔助鑒僞 三六八
顔色鑒彆真僞紙幣 三六九
鑒彆銀行名稱 三七○
同版異行的特點 三七○
鑒彆同版異簽章紙幣 三七一
識彆同版異地名與同版異印 三七二
同版異廠與同版異色 三七三
鑒彆同版異碼紙幣 三七三
當代錢幣 三七七
流通幣和紀念幣 三七九
紙幣 三七九
硬幣 四○三
普通紀念幣 四○四
普通紀念鈔 四○四
貴金屬紀念幣 四○五
金銀條、塊和元寶 四一二
紀念章 四一三
銀行卡 四二○
錢幣的投資及市場 四二一
錢幣的收藏價值 四二三
錢幣的材質 四二三
錢幣的文字 四二三
錢幣的書法藝術 四二五
錢幣的形製 四二五
形製的演變 四二五
錢幣價值評估 四二六
錢幣價格市場 四二七
錢幣珍稀價值 四三○
錢幣的市場走勢 四三二
錢幣投資的風險 四三二
錢幣投資的技巧 四三四
錢幣投資及選購 四三六
穩健型投資 四三七
平衡型投資 四三八
風險型投資 四三八
錢幣的收藏和保護 四四一
錢幣收藏所具備的條件 四四三
基礎知識 四四三
財力支持 四四八
道德修養 四四八
錢幣的收集 四五一
盲目收藏 四五一
科學收藏 四五二
專題收藏 四五三
錢幣的保管和護理 四五四
錢幣的品相保養 四五五
古錢除銹 四五六
錢幣的收藏保管 四五八
特殊錢幣的護理 四五八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