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言俗谈

俗言俗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马思周
出品人:
页数:42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74407
丛书系列:语林漫步丛书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语言文字
  • 汉语语言学&文字学&目录文献学
  • 俗语言学
  • 马思周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俗语
  • 民间智慧
  • 口语表达
  • 生活哲理
  • 传统文化
  • 大众阅读
  • 语言艺术
  • 日常对话
  • 民间文化
  • 生活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猴年马月”为什么是“不可知的年月”?“拉钩上吊”为啥表示“约定”?北京“大栅栏儿”怎么读,为什么?为什么说“八杆子打不着”?“哪壶不开提哪壶”咋回事?为什么说“出幺蛾子”?

历经28年的潜心钻研,曾受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导的马思周先生从近代文献中选出的以俗语为主的100条俗语,写出它们产生、使用、变化和发展情况,让人有茅塞顿开的乐趣。

作者简介

高兆明,江苏盐城人,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政治哲学、生命哲学、科技哲学等,尤感兴趣于转型期的社会伦理问题研究。出版著作l3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2010)、《荣辱论》(2010)、《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2O07,合著)、《伦理学理论与方法》(2005)、《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2004)、《自由与善:克隆人伦理研究》(2004,合著)《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2001)、《中国市民社会,论稿》(2001)、《幸福论》(2001)、《社会失范论》(2000)、《社会变革中的伦理秩序》(1994)、《道德生活论》(1993)、《管理伦理导论》(1988)。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目录信息

1.“猴年”俗解及其他
2.“影射”泄底
3.“老疙瘩”考
4.满汉混合词语的四种类型
5.“红姑娘儿”和“红姑鸟儿”
6.改音易字“双棒儿”说
7.“垧”的方言文化含义
8.人“旋儿”;兽“旋儿
9.“包葫芦头儿”的隐秘
10.南头北尾“牢什子”
11.嘴末、嘴碴、嘴皮子
12.“撒丫子”与“挠丫子”
13.形象造词与“脚鸭(丫)子”
14.“拉钩上吊”考
15.“吹灯”接“拔蜡”
16.哪壶不开提哪壶
17.潮(嘲)、杓(勺)是一家
18.“扔崩”的本相
19.分音说“单崩”
20.穷“棒子”
21.“摇车”与“悠车”
22.满语“妈妈”在东北
23.三段分尸“闷得儿密”
24.“捅楼子”和“捅漏子”
25.原是“餈”、“雌”各一方
26.北京话“好模样(当、应)儿”的来源
27.《红楼梦》“倒扁儿”发微
28.字异音同与字同音异偶识
29.说“八杆子打不着”
30.汉语中的“减字格”
31.“八字没一撇”和“左撇捩”
32.“入”字音义两分家
33.“老鼻子”二源
34.四声别义说今“能”
35.“拍马”新说
36.“乌拉”与“绑”两消亡
37.杜诗“泥饮”说“泥”字
38.“哈刺”、“狢刺”别唬人
39.数词虚化补说“四”
40.“丢脸”的真相
41.“不徐顾”的真身
42.“蝃炼”与“莫之敢指”
43.“腿”字以歪就歪论
44.“取灯儿”、“起灯儿”各有源
45.“恶影”变读“各影”说
46.“胎孩”的一源二义
47.孩童称“豆”种种
48.“妈虎”话语例二三
49.“瞎话儿没把儿”与谈柄
50.北京话“正经”读上声海说
51.“揽”字之隐遁
52.“当行”、“行家”和“戾家”
53.词语音变“鬼胡由”
54.北京“颏拉嗉”与东北“壳郎猪”
55.俗解“踢天弄井”和“石破天惊”
56.“嘎什(拉)哈”较真儿
57.“辽丁”与“馒的”
58.疑问语气词“么”平、去二读释
59.“辅车相依”说“辅音”
60.“鬼画符”的讹变链
61.“斜签”的方言归宿
62.说四字成语的首字“
63.“饺子”、“扁食”非一物
64.“土包子”与“土豹子”
65.“搀”兴、“□”灭记要
66.婴儿把尿——“湿!”的起因
67.“二四等于八”证
68.宋人改注“物”指“人”
69.“花儿”、“箍眼”、“整理”、“包□儿”解
70.“胡子”两股
71.“邪乎”的身世
72.《西厢》一曲话“子”、“怎”
73.“嗝儿屁着凉”歇后谈
74.“这”字曾读上声(者)补
75.《红楼梦》注补(一)
76.《红楼梦》注补(二)
77.方言副词说三条
78.“金镶玉”末议
79.“新妇”、“媳妇”之乱弹
80.心脏移植的“整个浪”
81.熬糟、髋□一根生
82.爪子、瓜子不相扰
83.“丢抹”词义辨
84.北京话的特殊变调
85.“弹脑崩”定位(附“奔儿头的来源”)
86.北京“大栅栏儿”说音
87.现代汉语“脸”的产生
88.论数词虚化
89.从“孤拐”说“拐”
90.正宗“扎筏子”
91.说“鸟”字的增义分音
92.戏说三事“苗”、“猫”、“冒”
93.俗语应俗说举例
94.“四星”论据之不可信
95.说“螫”字音
96.满汉合造“妈虎子”
97.惊儿“麻胡”之由来
98.考“我”
99.考“母们”
100.考“一们”的来源(马思周、赵卫东)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次理发回来,和老婆说,理发店的洗发水味道好闻,是黑贴贴味道。老婆很不屑,说,那叫黑天天!我俩来自同一城市,互相不服气,都认为对方小时候听错了。百度一番,原来学名是龙葵,俗名极多,在东北常叫“黑天天”。细想一下,“黑天天”有独立的字面含义,“黑贴贴”就...

评分

一次理发回来,和老婆说,理发店的洗发水味道好闻,是黑贴贴味道。老婆很不屑,说,那叫黑天天!我俩来自同一城市,互相不服气,都认为对方小时候听错了。百度一番,原来学名是龙葵,俗名极多,在东北常叫“黑天天”。细想一下,“黑天天”有独立的字面含义,“黑贴贴”就...

评分

一次理发回来,和老婆说,理发店的洗发水味道好闻,是黑贴贴味道。老婆很不屑,说,那叫黑天天!我俩来自同一城市,互相不服气,都认为对方小时候听错了。百度一番,原来学名是龙葵,俗名极多,在东北常叫“黑天天”。细想一下,“黑天天”有独立的字面含义,“黑贴贴”就...

评分

一次理发回来,和老婆说,理发店的洗发水味道好闻,是黑贴贴味道。老婆很不屑,说,那叫黑天天!我俩来自同一城市,互相不服气,都认为对方小时候听错了。百度一番,原来学名是龙葵,俗名极多,在东北常叫“黑天天”。细想一下,“黑天天”有独立的字面含义,“黑贴贴”就...

评分

一次理发回来,和老婆说,理发店的洗发水味道好闻,是黑贴贴味道。老婆很不屑,说,那叫黑天天!我俩来自同一城市,互相不服气,都认为对方小时候听错了。百度一番,原来学名是龙葵,俗名极多,在东北常叫“黑天天”。细想一下,“黑天天”有独立的字面含义,“黑贴贴”就...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