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土改"的前前后后:农复会口述历史》内容简介:在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中,“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农复会在迁台初期就协助行政部门推动“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也带来了稳定的农村社会秩序,奠定了台湾农村复兴的基础。
《我对大陆改革开放与台湾经济建设的建言:顾应昌先生访问纪录》系对当年参与农复会工作的资深人士,进行口述历史访问工作,所整理而成的实录。全书对于土地改革、农会改组、农业技术创新等史实,均有详实的记录,是研究台湾农业发展史之重要参考资料。黄俊杰,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读书所学:1、1949,台湾农业的经济占比80%,讲经济问题基本上就是农业问题。2、农复会指的是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由美国援助,五个委员均由双方“总统”指派,中国占3个,美国2个。组织灵活,重要,解决农村土地、水利、肥料、农会改组、农村卫生等各类问题,上通政府下接人民...
评分 评分 评分土地改革 故副“总统”陈诚先生于一九四○年任湖北省主席时,最 早在该省十四县推行“二五减租”。国府于一九四六年修正公 布土地法与实施细则。一九四七年成立地政部,举行首次全国地政会议,筹备推行二五减租。足见推行土地改革,政府早有决心。尤其陈诚先生于一九四九年时任...
评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马上也要着手要做一本土地改革的书,且大量资料也源于台湾土改,今天回头再看曾经的评论,真是幼稚啊,必予记之。——2016.5.3 九州出版社作为国台办下属翻台版书自然是有得天独厚的资本,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好在九州也算不负众望。连禁止的...
台湾土改,台湾经验。如何解决土地问题,海峡两岸的某些思路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例如通过剥夺农民建设工业,只是对岸没有饿死那么多人。
评分农复会的组织特点、台湾土改的步骤、农业涉及的科技、学术型支持对于经济的重要性,都是这本书里的亮点!口述史略显零散,但很易读。
评分台湾土改分三步走,一为三七五减租,二为公地放领,三为耕者有其田。当年农复会的骨干从各自经历出发,提供的口述史可以大致拼合当年农复会的运作状况。农复会得以成立,亦赖美国的援华政策与资金,农复会本身就是中美合作机构。但台湾土改之所以成功,实在是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诸方面的条件,其它国家和地区,包括大陆,实际上都无法复制。
评分台湾土改分三步走,一为三七五减租,二为公地放领,三为耕者有其田。当年农复会的骨干从各自经历出发,提供的口述史可以大致拼合当年农复会的运作状况。农复会得以成立,亦赖美国的援华政策与资金,农复会本身就是中美合作机构。但台湾土改之所以成功,实在是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诸方面的条件,其它国家和地区,包括大陆,实际上都无法复制。
评分几个小时就可以很认真地读完。制度进步的很多knowhow在里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