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回族,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1960年,他与台大的同学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并在此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很多作品已成为经典。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喜爱中国地方戏曲昆曲如《牡丹亭》,对于其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
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曾赞誉白氏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也因如此,白先勇2008年获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荣誉院长职务。 欧阳子认为,“白先勇才气纵横,不甘受拘;他尝试过各种不同样式的小说,处理过各种不同类式的题材。而难得的是,他不仅尝试写,而且写出来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白先勇讲述故事的方式很多。他的小说情节,有从人物对话中引出的《我们看菊花去》,有以传统直叙法讲述的《玉卿嫂》,有以简单的倒叙法 (flashback)叙说的《寂寞的十七岁》,有用复杂的「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 )表白的《香港——一九六0》,更有用「直叙」与「意识流」两法交插并用以显示给读者的《游园惊梦》。他的人物对话,一如日常讲话,非常自然。除此之外,他也能用色调浓厚,一如油画的文字,《香港——一九六○》便是个好例子。而在《玉卿嫂》里,他采用广西桂林地区的口语,使该篇小说染上很浓的地方色彩。
确实很好~大部分很有意思~ 关于那个时代的台湾人,各层次、多角度的反映,而且小说写作的技巧很成熟。 作者出身将门,有几篇写烈士暮年的惆怅或是潦倒老兵的迷惘失落,非常出彩。 但是最受专家好评的游园惊梦,读不出味道~~,感觉技巧用得太过,对想表达的思想过于含混隐晦,非...
评分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breeding Lilacs out of the dead land, mixing 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 Dull roots with spring rain. Winter kept us warm, covering 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 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 Summer s...
评分自从昆曲成为白先勇生活的一大重心,大陆小说界便少见白先生的身影。时隔十三年,《上海文学》发了他的新作Silent Night。昆曲里的生生死死,如今换上了西装和T恤,那寂寞的十七岁少年,戏里戏外,演着自己的故事。 新发的这一篇,又是以西文为题,熟悉他的读者看到标...
评分p78-91.《芝加哥之死》 白先勇 “吴汉魂,中国人,卅二岁,文学博士,一九六○年六月一日芝加哥大学毕业—— 吴汉魂参加完毕业典礼,回到公寓,心里颠来倒去地念着自己的履历。愈念,吴汉魂愈觉得迷惘。工作申请书上要他写自传,他起了这么一个头,再也接不下去了。吴汉魂扎...
评分三十年后再来回顾别人的一生,十五分钟看完他人的悲欢离合,离乡去国,三分钟掩卷感叹世事沧桑,历史的另一端,书中人用一生用余生来写就一个个千字左右的故事。 看着这本书总是想到“国家不幸诗家幸,稍赋沧桑句便工”。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轰轰烈烈投射到单独的人身上却往往...
白先勇的小说很耐读。
评分内附白先勇老师近作《Tea for Two》。
评分厉害厉害 尤其是描写孤僻少年疲于责骂疲于隐忍压抑中无路可逃 无辜可怜得很 读完一篇睡去 仿似梦中都含着泪
评分装帧很精美,内容是精选几本小说集里面的中短篇合成。
评分前面几篇《寂寞的十七岁》选了,后面几篇《台北人》里选了。——两相对比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白年轻时才气纵横,可是情绪和感情表现得太激烈。后来的几篇即使故事情节激烈,却倒多了尘世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气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