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美] 约翰·狄克森·卡尔
出品人:
页数:270
译者:狄芬奇
出版时间:2011-12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6368344
丛书系列:古典推理文库·卡尔系列之菲尔博士探案
图书标签:
  • 约翰·狄克森·卡尔
  • 推理
  • 推理小说
  • 美国
  • 古典推理文库
  • 小说
  • 美国文学
  • 歐美推理
  • 悬疑
  • 推理
  • 谋杀案
  • 阿拉伯之夜
  • 古代故事
  • 神秘事件
  • 侦探
  • 阴谋
  • 异域风情
  • 犯罪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一座高档私宅的大书房里,四个男人围桌而坐。第一位是: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捏着雪茄,身材高大,水桶腰,肥下巴,长着一双小眼睛,戴着一副黑缎带眼睛,留着强盗式的胡子,在昏暗的灯光下就像鬼魂一样的基甸·菲尔博士;第二位:秃头、过度肥胖、性情深不可测,并且忠贞不渝、多愁善感、愤世嫉俗、亲切爽朗、饶舌多嘴、暴躁易怒、顽固倔强等多种人格于一身,绰号“唐老鸭”的赫伯·阿姆斯特朗爵士;第三位是:脸庞瘦长黝黑,眼神暗含讥讽,常皱紧双眉,想象力丰富,性情温文尔雅,善于识破别人心理,嘴角时常叼着烟斗,被人称为“运动健将”的约翰·卡鲁瑟警官;第四位是:时而笨拙、时而精明、时而痴呆迟钝、时而乖僻古怪,敢于单枪匹马潜入最恶名昭彰的贼窟,凭借玩具枪逮捕凶犯,自尊自重,乐于助人,厌恶流言飞语,被公认为“居家好男人”的总探长大卫·海德雷。

这四位性情迥然不同的英国警方的精英,凭借着“有些是不太对劲”额预感,彼此争论着眼前桌上有着一本食谱、两对假络腮胡的6件物证,想尽快破解鼎鼎大名的“阿拉伯之夜谋杀案”背后的阴谋。那么他们能抓住凶手吗?想知道答案?就请你走进这件令人惊恐的“凶杀案”中……

作者简介

约翰·狄克森·卡尔 ,1906年11月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先后创作了"菲尔系列"和"梅利维尔系列"两大侦探小说。他的作品情节布局复杂,谋杀手法奇特,充满喜剧和超自然气氛,被赞誉为侦探文学的领域的"密室之王"。着名作品有《夜行》、《布拉格宅邸谋杀案》、《三口棺材》、《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歪曲的枢纽》、《绿胶囊之谜》、《连续自杀事件》、《红寡妇血案》、《独角兽谋杀案》、《犹大之窗》、《山羊的影子》、《女郎她死了》、《盲人理发师》等。

卡尔是侦探小说黄金时代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在他创作的80部长短篇侦探小说里,设计了50种情形的密室杀人,构思之巧,令人不可思议。有人曾说:如果你难以理解卡尔的密室侦探小说,只能怪自己的脑袋太笨。

目录信息

第一部 阿拉伯之夜的爱尔兰人
第一章 消失的髯须客
第二章 哈伦·拉希德的妻子
第三章 博物馆内的尸体
第四章 非有一具尸体不可
第五章 匕首玻璃柜之钥
第六章 同舟共济的朋友
第七章 踢头盔的警察
第八章 苏贝蒂灵柩是空棺
第二部 阿拉伯之夜的英格兰人
第九章 伊林渥斯博士扮演阿里巴巴
第十章 魔法开演
第十一章 狰狞的盖博先生
第十二章 从电梯内部向外凝视
第十三章 十一项要点
第十四章 食谱的秘密
第十五章 来自伊拉克的秘密
第十六章 首度登场亮相
第十七章 十一项疑点,十一位嫌犯
第三部 阿拉伯之夜的苏格兰人
第十八章 夜幕已去,但凶手的面纱仍在
第十九章 窃取匕首的人
第二十章 箭头状的钥匙
第二十一章 镜子上的印痕
第二十二章 蜜丽安·韦德到访地窖的原因
第二十三章 破案之胜利荣冠
第二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
结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引言: “现在的侦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够困惑我,但卡尔总能。” ——阿加莎·克里斯蒂 既然连阿婆都能骗到,那我当然不可能避免被卡尔忽悠了。《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就是这样一部能把人从头骗到尾的作品。 闹剧推理,指的是推理小说中...  

评分

卡尔构建事件的能力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这部作品是卡尔一边想一边写的话,我丝毫不会怀疑.并阐述了自己对侦探小说的看法: 我觉得,没有哪件案子像这件一样能找到很多机会实践纯粹的逻辑推理。这是因为有许多怪事。先生们,逻辑是不会迷失于怪事之中;这是它的专长。而对...  

评分

着本书的阅读次数达到了我阅读此类小说之最。 真的是每次都决心好好读完,每次都在开头的时候半途而废。 此书不同于以往所度的侦探小说,是典型的安乐椅侦探的小说。而此书又是其中之最。 书中的几人从一开始就开始喋喋不休的讲述自己的遭遇,看得我是头昏脑涨,分不清东南西北...  

评分

只能说线索隐藏得太深了···· 不过卡尔小说的诡计虽然都是一流的,故事性总是差了那么一点,读起来总是有点沉闷···若不是对最后真相的好奇基本有点读不下去···· 【个人心声可忽视】如果加点诡异啊神秘的气氛就好了~~~不要总是安乐椅神探啊···多没意思。。。要是...  

评分

卡尔构建事件的能力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这部作品是卡尔一边想一边写的话,我丝毫不会怀疑.并阐述了自己对侦探小说的看法: 我觉得,没有哪件案子像这件一样能找到很多机会实践纯粹的逻辑推理。这是因为有许多怪事。先生们,逻辑是不会迷失于怪事之中;这是它的专长。而对...  

用户评价

评分

卡尔的早期作品,还算可以吧。

评分

这个逻辑!比奎因厉害多了!翻译可以去死了。

评分

构思精巧,叙述很有意思,每个叙述者都丰富了案件的线索,但同时也巧妙地把读者带偏了。真相只出现在非常靠近结尾的部分,稍显无力。

评分

2017年5月2日,第28本。真的是到最后,谜题才解开。环环紧扣,一个地方出问题,得出的结论就完全不一样!只是这个版本的翻译真不怎么样!

评分

2017年5月2日,第28本。真的是到最后,谜题才解开。环环紧扣,一个地方出问题,得出的结论就完全不一样!只是这个版本的翻译真不怎么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