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負氣成今日

一生負氣成今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同心齣版社
作者:蘇枕書
出品人:
頁數:248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1-1
價格:36.80元
裝幀:夾闆精裝
isbn號碼:978754770206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柳如是
  • 蘇枕書
  • 蘇枕書
  • 文學
  • 中國文學
  • 人物
  • 女詞人
  • 傳記
  • 負氣
  • 成長
  • 人生
  • 堅持
  • 奮鬥
  • 自我
  • 覺醒
  • 熱血
  • 獨立
  • 信念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柳如是(1618-1664),晚明女詩人,秦淮八艷之首,浙江嘉興人,字如是,小字蘼蕪,本名楊愛,後改名柳隱,因喜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句,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幼時被賣為婢,後墮入青樓,嘗與宋徵輿、南明復社領袖陳子龍相戀,無果,24歲嫁與文壇領袖錢謙益。

清軍入關後,揮師南下,兵臨南京,柳如是勸錢謙益與之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良久,曰:“水太冷,不能下。”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為錢謙益所阻。後錢謙益降清,但在柳如是的影響下,不久即辭官迴鄉,與其一起秘密從事反清活動。

康熙三年,錢謙益死後34天,因不堪傢事糾紛,柳如是自縊身亡,是年46歲。

柳如是生於清貧之傢,長於明清易代之際,為人放誕不羈,纔華絕代,著名學者陳寅恪在讀過她的詩詞後,“亦有瞠目結舌”之感,晚年更是不惜以目盲腿臏之軀,不憚辛苦,積十年之功,口述而由助手黃萱女士筆錄成《柳如是彆傳》一書,煌煌八十餘萬言,麯幽旨遠,誠為蘼蕪君的異代知己。

本書采用詩文互證的方式,真實再現瞭柳如是傳奇的一生,作者文筆雅緻潤澤,溫婉如玉,下筆審慎考究,對柳如是的感情世界和悲劇命運做瞭細緻深入的考證分析,寄予瞭無限哀思和同情之理解,可謂繼陳寅恪之後柳如是的又一隔代知己。

著者簡介

蘇枕書,煮字療飢。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點點香魂清夢裏•懊儂

“是誰傢少俊來近遠,敢迤逗這香閨去沁園,話到其間靦腆。他捏這眼,奈煩也天。咱噷這口,待酬言。”檀闆清歌,畫眉心事。柳如是隻是惺惺初開眼,開闢鴻濛第一個見到的就是(陳子龍?請核)。筆墨詞章,書紙堆疊,她聽從他,順服他,模仿他,為之沉醉癡迷。縱然情深不壽,她也要“何如長作一心人,白頭至死不相絕”。
1 摺梅
2 潭水
3 斷弦
4 洛神
5 南樓
6 風箏
7 暮春
第二章 桃花得氣美人中•流離

昔日滿目歡情恩愛,照見今日孤寂冷落,所有的溫存好夢,原來都會化作灰煙。柳如是後來是否迴想過,她人生中另一端因緣的開始,冥冥之中仍然與陳子龍有關?在這一刻,她與他已如錯身而過的星辰,各自去往完全不同的彼端。那廣袤無際的宇宙中,天河寂靜且輝煌,他們被隔開,永無相逢之日。

1 懷人
2 送彆
3 詩稿
第三章 珍重君傢蘭桂室•初訪
後人迴想起柳如是,總會提及她儒生裝束、一葉小舟翩然到訪虞山半野堂的風姿。在人們的迴憶與想象中,那時的她如此風華絕代:蘼蕪脈脈柳疏疏,想見文君放誕初。柳如是留下瞭這樣多的詩句,似乎連名震江左的文壇宿儒在她跟前也黯然失色。
1 初見
2 同舟
3 除夕
4 珍重
5 元日
6 賞梅
7 上元
第四章 為君開作閤昏花•結縭
略一恍惚,柳如是就能看到逝去光陰中的自己,那些如履薄冰的日子,永遠沒有明天,每一個今天都是昨天的重復。與錢牧齋走到花燭閤歡的一日,如同一幕韆迴百轉、步步驚心的戲劇。多年以後,她是否仍能記得那一日的韶華盛極?那一夜的燈燭太明亮,是否灼痛瞭她的雙目?或者這是她生命中最亮烈的時刻,好似煙花綻放到天幕最高處。
1 元夕
2 鴛湖
3 兩地
4 有美
5 綠萼
6 春分
7 黃山
8 來歸
第五章 風床書亂覓搔頭•絳雲

很多年後,柳如是迴想起過去的年光,依然覺得最為清寜恬靜的歲月,永遠留在崇禎十四年來歸虞山後,至崇禎十七年甲申國難為止的這段時日。她總不能阻止自己反復重溫那些流逝的日夜,仿佛那是她所有希望的來處。
1 說劍
2 病中
3 瓶花
第六章 不唱卿傢緩緩吟•劫灰

亂世的流離、變動、生死,細化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片段,其實仍是細水長流的消磨。十年生老病死,八苦交煎。柳如是有很多機會死去。如果當年與陳子龍在一起,那麼她應該在順治四年的五月殉節。如果崇禎十四年的鼕天她真的病死,那麼她現在的墳頭應已芳草萋萋。如果甲申乙酉她能隨牧齋死節,那麼就不會有女兒,大概也不會有剪落的殘燭,就不會有絳雲樓的大火。而現在她還活在人間。這個無論有多麼深重的傷痛都可以淡忘乃至消弭的人間。
1閨閣
2 國難
3 玉京
4 絳雲
第七章 一剪金刀綉佛前•入道

所有的希望幻滅後,柳如是依然留有一雙眼睛看著人間。然而再好的如花美眷,終抵不過似水流年。多少姹紫嫣紅,都付與瞭斷井頹垣。錢謙益老瞭,柳如是也老瞭。康熙二年鞦,四十六歲的柳如是剪發遁入空門。可是,佛真的能渡她麼?
1 金甌
2式微
3 紅豆
4 不歸
第八章 還記得舊時飛絮•燼餘

沒有人知道柳如是最後一刻想到瞭什麼,也許是很遠的過去,也許是二十五年間的光景,也許隻是某一個瞬間,那驚鴻一瞥。又或者她什麼都沒有想,她在戰栗,在悲傷,在恐懼,她充滿絕望。她從那一道被隔開的空間裏看到瞭生死的界限。她從未有過僥幸,卻沒有料到這樣的倉皇淒慘,連最後的作彆也沒有。
1 歲除
2 文債
3 傢難
末 章 踏青先上柳娘墳•餘音
離柳如是最近的時候,是看到她的《月堤煙柳圖》。看到她的筆墨,她的畫跡,第一次有怦然心動之感:原來她是這樣近的,她的畫就在我的眼前。原來三百餘年的流光並不漫長,那紙上墨跡猶新,仿佛那煙柳風花正是昨日剛剛見過的景物。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苏枕书写这个书的时候,一定很别扭,因为在人称的运用上一直没有理顺,忽而第三人称,忽而第一人称(p30“客居京中时,我多次路过南堂”),忽而跳出人物主体转到指名道姓,给读者带来的就不是别扭了,而是思路梗塞。我想这与作者驾驭历史的功力相关,她组织材料的时候,那...  

評分

1、苏枕书写这个书的时候,一定很别扭,因为在人称的运用上一直没有理顺,忽而第三人称,忽而第一人称(p30“客居京中时,我多次路过南堂”),忽而跳出人物主体转到指名道姓,给读者带来的就不是别扭了,而是思路梗塞。我想这与作者驾驭历史的功力相关,她组织材料的时候,那...  

評分

1、苏枕书写这个书的时候,一定很别扭,因为在人称的运用上一直没有理顺,忽而第三人称,忽而第一人称(p30“客居京中时,我多次路过南堂”),忽而跳出人物主体转到指名道姓,给读者带来的就不是别扭了,而是思路梗塞。我想这与作者驾驭历史的功力相关,她组织材料的时候,那...  

評分

1、苏枕书写这个书的时候,一定很别扭,因为在人称的运用上一直没有理顺,忽而第三人称,忽而第一人称(p30“客居京中时,我多次路过南堂”),忽而跳出人物主体转到指名道姓,给读者带来的就不是别扭了,而是思路梗塞。我想这与作者驾驭历史的功力相关,她组织材料的时候,那...  

評分

1、苏枕书写这个书的时候,一定很别扭,因为在人称的运用上一直没有理顺,忽而第三人称,忽而第一人称(p30“客居京中时,我多次路过南堂”),忽而跳出人物主体转到指名道姓,给读者带来的就不是别扭了,而是思路梗塞。我想这与作者驾驭历史的功力相关,她组织材料的时候,那...  

用戶評價

评分

校對實在太差瞭,比如“張溥,初字乾度,後字天如”居然斷成瞭“張溥初,字乾度,後字天如”……諸如此類的錯漏看著很刺眼

评分

此書以詩馭文,河東君一生悲喜彌漫紙張,可憐人間情癡終敵不過安身立命的窘迫無奈,此後傢國顛沛生命變得越發渺小;文字太工,則不能逾至上之品,好在後半愈寫愈是自然

评分

雖然陳子龍是傷的最深的,但錢謙益纔是最難忘的吧…反正一直斷斷續續的看,人稱不統一也就無所謂瞭

评分

作者的小說和散文都不錯,可是這本傳記實在慘不忍“讀”。

评分

作者的小說和散文都不錯,可是這本傳記實在慘不忍“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