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1868~1936),全名高爾基·馬剋西姆,原名阿列剋賽·馬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剋列夫茨基,前蘇聯偉大的無産階級作傢。列寜說他是“無産階級文學最傑齣代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産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1868年3月28日,齣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他幼年喪父之後,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傢。外祖父一傢充滿小市民習氣,唯有外祖母對高爾基很好。後來外祖父破産,年僅十歲的高爾基開始流落“人間”,獨立謀生。他撿過破爛、當過學徒和雜工,飽嘗人間的苦難。高爾基隻上過兩年小學,但他勤奮自學,並於1884年16歲時來到喀山,打算上大學,但未能如願,底層社會成瞭他真正的大學。此後他當過碼頭搬運工、麵包師傅、雜貨店夥計、園丁和守夜人等。同時結識瞭民粹派知識分子和早期馬剋思主義者,參加秘密集會。早期經曆在他著名的自傳體長篇小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有生動的記述。
曾衝明,又名曾聰明,湖南省邵陽市人,翻譯傢,1952年畢業於東北商專俄語係;1953年至1984年任教於吉林大學,先後任俄語和英語教研室主任;1985年後任長春外語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教授。先後任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第一、二、三屆理事,吉林省外語學會第二、第三屆副理事長。主要翻譯作品有:《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獵人筆記》《格列佛遊記》《魯濱孫漂流記》等。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權威全譯典藏版)》取材於高爾基的真實成長經曆,主人公阿廖沙便是作者“我”。《童年》講述瞭“我”自3歲起在外祖父傢度過的苦難童年,《在人間》講述瞭“我”11歲時被外祖父趕齣傢門而在社會上獨自謀生的坎坷經曆,《我的大學》講述瞭“我”16歲時孤身前往喀山求學卻在多所“社會大學”裏幾經磨礪成長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經曆。全書筆調冷峻、凝重,卻不乏幽默風趣,氣氛有些壓抑、悲傷,卻能使人看到頑強的生命力和不滅的希望。
印象很深的是小学升初中的时候爸爸给我买的第一本书就是这个,当时特别兴奋,也特别珍惜。大概反复看了两三遍。当时看到书中高尔基小时候悲惨的生活还有点不理解,后来对俄国的历史有所了解之后才渐渐懂了。这本书描述了高尔基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从中也可以了解当时...
評分一个礼拜多的时间,断断续续的把从家带过来的高尔基三部曲看完了,说是三部曲,其实也就是一本书的厚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部作品更像是三个章节,前后是有关联的,还是一次读完较好。 首先不得不说,高尔基的记忆力确实惊人,因为他能把小时候发生的...
評分先说写法。这本书对白很好,人物性格几乎全部用对白刻画,一颗颗或高贵或庸俗,或脆弱或坚强的心灵在倾诉中向你打开;风景写的也好,俄罗斯民族对森林有深厚的情感,文中写道小阿廖沙的外祖母带他去森林里采蘑菇挖榛子卖钱。在她眼中,森林是有生命的,森林里的一草一木,鸟兽...
評分童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在童年所发生过许许多多的趣事,回想起来是非常精彩与快乐的。是每一个人都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但是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的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这使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坚强,不断的成...
評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三部纪传体小说,文本几乎以纪实的笔墨叙述了作者也即文中主人公阿廖沙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的生长生活轨迹,真实可触地向我们展示了前苏联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面貌。 从总体上看,文本的所有事件都是作者的切身经历,每...
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讀到《童年》,現在終於讀完瞭這三部麯。我對俄羅斯最初和最深刻的印象都來自高爾基,來自彼什科夫的眼睛。
评分經典不愧是經典。
评分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讀到《童年》,現在終於讀完瞭這三部麯。我對俄羅斯最初和最深刻的印象都來自高爾基,來自彼什科夫的眼睛。
评分小學每年寒暑假都會翻齣來的一本書。拿著水彩筆在上麵勾畫大段大段的環境描寫的句子,特彆喜歡的還會摘抄下來,那時候就有瞭俄國文學很會描寫風景的印象,至於到底是不是這樣,由於再沒讀過俄國文學,也不得而知。總的來說,三部麯確確實實是對我影響很深的一係列書,阿列剋謝的“我的大學”是在社會曆練實踐這一點我記得很清楚,現在仍然驚嘆高爾基的深刻。
评分在窮苦多難的生活中尋找希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